冷链意识亟待提升
2011/11/2 16:41:17

    日前,笔者在北京物美超市积水潭店购买酸奶,卖场有一个小型促销区。在四个冷藏陈列柜周围,一些消费者正在选购酸奶。但记者却发现一个问题:冷藏陈列柜的电源是关闭的。 
  于是记者问店员:“酸奶上写着储藏条件为2~6℃,但室内的气温在25℃以上,关闭电源不会导致酸奶变质吗?”“都是刚拿出来的,下面的很凉。”“那上面的呢?刚拿出来是凉的,那过一会儿呢?” 
  …… 
  其实,我国易腐食品的零售、物流环节过程中,冷链断裂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雨润、五芳斋等著名企业都因冷链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 
  这侧面折射出我国生产企业、物流企业对于冷链的意识薄弱。尤其是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还没有完整的概念。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冷链物流意识薄弱已经成为阻碍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消费者:何为冷链?“冷链?没听过。”这是记者随机采访消费者时得到最多的一个答案,甚至一些农产品流通商都向记者表示,不知道什么叫冷链。“冷链物流没有引起消费者的重视,有很多原因。”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张签名告诉记者,我国99%以上的食品安全事故是食源性事故,比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等,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安全事故很少,而且冷链成本也远远大于普通物流。“仅仅是价格比较高的肉制品、速冻米面、高级水果可以实现,普通农产品尚不具备这个实力。冷链物流没有引起普通消费者重视情有可原。”张签名说。 
  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国利则认为,冷链物流还没有在我国的普通消费者群体中引起广泛重视。原因有四: 
  一是饮食结构。欧美发达国家饮食结构以肉食为主,而我国饮食结构以谷类、蔬菜为主。跟肉类对冷链的要求相比,蔬菜、谷物类的冷链需求较低。二是饮食习惯。我国食品多过火后食用,在食品安全角度对冷链的要求相对较低。而欧美国家和地区生食食品较多,如果不能够保证完好的食品质量,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三是价格原因。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消费者不接受冷链成本造成的价格提升,特别是果蔬。四是诚信体系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真假冷链难辨,物流供应商往往标榜自己是冷链物流,但在实际运营中却不能真正做到。供给者不“诚”,消费者自然不“信”。 
  正是因为供给者对于冷链物流的不“诚”,一些食品经营企业受到了消费者的质疑。雨润的“高温条件下装卸肉制品”事件、五芳斋的“冷链缺失造成粽子发霉导致食用者中毒流产”事件等,都在行业引起了强烈反响。不过,这些事件并没有引起消费者的足够重视。 
  因为消费者的“无知”,也就导致了流通过程中的“偷工减料”。毕竟完整的冷链和“断点”的冷链在成本上有很大的区别。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卫战认为,只有广大的消费者认识到冷链物流的重要性,提高对冷链物流的要求,企业才会真正重视冷链物流,很多违规操作才能从根本上清除。“目前,市场的监管往往是政府在唱独角戏,而这种‘从上到下’的监管往往是治标不治本。任何一项事物的推广,都需要管理者、消费者、媒体、企业、行业组织的共同努力。这其中,消费者是中坚力量之一。”刘卫战说。从业者:怎样不断链? 
  雨润、五芳斋的冷链断裂,仅仅是行业内的一个缩影。在我国冷链物流断裂,是一种司空见惯的事。 
  山东一位多年从事冷链物流行业的人士讲述了他所在企业的一个案例:该企业为麦当劳承运牛肉,按照麦当劳的规定,牛肉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8℃,但是由于司机的操作失误,该企业在交货时的温度没有达标。结果,一车牛肉被麦当劳拒收,损失由企业承担。“这件事给我们全体员工上了一课,要不断提高冷链物流意识,严格按照标准规定来做。” 
  但是,在国内,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