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 商业保理在中国:爆发就在当下!(下篇)
2016/12/11 0:10:34

                                                 
  按图索骥,三大沃土出保理
  保理做大的四大标准
  在《供应链金融专题报告:寻找跨界金光》中,我们总结出 五个核心因素,产业空间、上下游格局、核心控制力、资金渠道和产品标准化程度。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保理业务质量的四大标准:产业空间(大产业)、资金渠道(低成本资金)、核心企业控制力(强控制力)和上下游关系(弱上下游)。
  1.
  产业空间:决定潜在市场规模。
  应收账款存量越大意味着商业保理有更大的潜在空间,应收账款潜在增量越大意味着商业保理未来的成长空间更广阔。因此针对商业保理价值判断的大产业主要是看产业应收账款的存量与潜在增量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数据,传统制造业(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汽车制造、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等)、材料工业(包括化学原料及制品等)和大宗商品(包括金属及部分非金属制品、煤炭开采和选洗等)是商业保理潜在市场规模最大的产业。
  2.
  资金渠道:商业保理能否顺利释放业绩、
  做大规模的关键。
  商业保理的本质是针对应收账款的融资业务,具有10倍高杠杆,因此,资金渠道的通畅与否、成本高低成为其业绩与规模的关键决定因素。由于商业保理是刚刚兴起的行业,因此商业保理公司现阶段主要依赖其股东进行融资,股东具有越强的融资能力(大规模、低成本)其在资金渠道的优势就越明显。上市公司在我国融资的便利性和多渠道优点使得其控股的商业保理公司具有天然的资金优势。
     
  3.
  上下游关系:弱上下游对商业保理需求越迫切。
  商业保理是针对应收账款的融资业务,上下游企业越弱势,其信用交易越频繁、对应收账款的加速周转、变现需求越迫切,这样商业保理施展相对优势的空间就越大。
  4.
  核心企业控制力:
  强弱直接决定风控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我国现阶段的商业保理业态主要是产业链核心企业依靠自身优势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保理融资服务。这样的业态背景下,核心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控制力强弱直接决定了商业保理业务风控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商业保理所需要的核心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控制力主要表现为:
  1. 对产业链上下游真实交易数据、资信状况的掌控力度;
  2. 产业链或区域内企业依赖于核心企业开展主营业务(这样开展保理融资的逻辑就更为顺畅);
  3. 当出现坏账风险预警时能有效进行风险处臵与应对(包括催收等强制手段)从而较好地控制坏账率。
  三大沃土孕育保理业务
  结合前述四大标准,我们认为,大宗商品、行业或区域龙头企业以及电商平台是最有可能孕育优质商业保理标的的三大沃土。
     
  1.
  大宗商品:商业保理的排头兵
  首先,广阔的存量产业空间是大宗商品市场开展商业保理的核心优势。大宗商品贸易以信用交易为主,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15年上半年,涉及大宗商品领域的金属产业链(包括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与产品制造等)、煤炭产业链(包括煤炭开采与选洗)、石油天然气产业链(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提炼)达规模以上企业存量应收账款就达1.1万亿。
     
  其次,弱上下游关系催生对商业保理迫切的需求。大宗商品贸易因其标的资产流通性好、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因而吸引了大量中小企业涉足,形成了数量繁多的中小贸易商。而这些中小贸易商常常以赊销的形式开展业务,其自身抵御风险能力较差,一旦相关市场需求不景气,其对加速周转应收账款、回笼资金的需求非常迫切,因而其对商业保理存在较为强烈的需求。
  再次,大宗商品市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