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包物流 离成功还有多远
2016/4/26 0:06:55
尽管众包物流的发展只有一年时间,巨头对格局的分化已经逐渐展露出来。达达合并京东到家,巨头之外的其他公司只能在行业的风云突变中寻找机会。
达达合并京东到家
众包物流,这个从去年开始流行的词逐渐发展到现在用四个字总结再合适不过——抱团取暖。
几天前,刘强东发内部信确认,旗下O2O子公司京东到家将与全国最大的众包物流平台达达进行合并。
合并后,京东集团将拥有新公司47%的股份并成为单一最大股东,原达达CEO蒯佳祺将出任新公司的CEO,原京东到家总裁王志军将出任新公司的总裁。此外,新的众包物流平台将继续沿用达达的品牌,京东到家原有的众包物流体系也划归到其中。
那么问题来了,达达是谁?
在广大的用户群中,达达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称,其知名度显然难比京东旗下公司。然而在O2O行业内部,达达作为一家发展迅速的“最后3公里物流”公司,几乎尽人皆知。
2014年,蒯佳祺创办达达物流。前有四通一达,后有阿里京东,达达选择了未成大势的众包物流,夹缝中求生存,成为业界公认的黑马公司。
其成立到现在已经经历4轮融资,其中最后一次是去年年末由DST和红杉资本投的3亿美元左右。目前有700名左右员工、超130万名众包配送员,订单规模日均百万量级。服务商户包含了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等。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一路顺风顺水的达达也有待解的难题。
众包物流,烧钱是一直以来的问题,不管是众包配送方还是用户方,都尚需要补贴来黏住市场。造血的时间还未真正到来,对达达来说,单纯的融资并不够,长远看来,有巨头的支持才更有希望。
“达达并没有因为订单量过百万单好过很多,补贴下,订单越多亏得越多,如何盈利是个大问题。达达服务数十万家商户,其中一个方向就是往O2O电商转,但达达本身又缺乏电商经验。”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评论说。
这时,京东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行业抱团取暖
事实上,京东在2015年创办京东到家时,也是抱着极大的期待,不但由刘强东亲自挂帅,还被集团内部视为“第二次创业”。
京东到家提供3公里范围内生鲜、超市产品、鲜花、外卖等的配送,同时基于移动端定位实现2小时内快速送达。经过将近一年的运营,目前日单量在10万级别,是达达的十分之一左右。
“做京东众包还是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另外也有一定问题。首先是单比较少,像我所在的区域范围(天津市河西区三水道周边),大多数情况取货点只有一单货,一单货可能要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价格也超不过10元,吸引力不大;其次是交通工具,电动车一般是最适合的,但是如果单比较多,容易丢件也是个问题。”曾做过京东众包配送员的王云肖对新金融记者说。
在王云肖所表述的问题背后,是市场规模的问题、京东配单后台的问题,同时也是管理模式和系统不成熟的问题。
业内目前所公认的是,达达原本的后台要优于京东到家。这也就是为何合并后的公司要把京东到家原有的众包物流体系也划归到达达中。
“合并,既是资源互补,也是一种无可奈何下的抱团取暖!加上都有红杉等同样的大股东,资本层面的推动也是可想而知的。滴滴快的合并后,一统出行市场。美团大众点评合并后,一统O2O到店服务市场。而京东到家合并达达物流,"新达达"将有机会一统实物到家O2O和同城配送市场。”李成东说。
一方面,达达可以帮助京东到家完善“最后3公里”配送,另一方面,京东也为达达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后台支持。
巨头之外的机会
就在京东到家和达达合并后不久,同样是做众包物流的人人快递就宣布公司已完成B轮5000万美元融资。人人快递创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