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仓单指南:电子仓单给你辨识真伪的“火眼金睛”
2016/3/7 22:05:18
摘要: 早在一百多年前,仓单质押融资业务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开始流行,现仍是中小型企业融资的一种主要方式,被誉为20世纪以来金融市场最重要、最有生命力的金融创新之一。而在我国虽然仓单很早就写入到合同法、担保法中,但关于仓单的国标直到2014年才正式发布,青岛港骗贷案更是让仓单重复质押的乱象浮出水面,如何利用系统化的技术手段去甄别仓单的真假,杜绝重复质押等风险,电子仓单将会是未来的方向。
(2016年3月)随着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物流外包给外部的物流服务企业实践的深入,物流产业正在经历从传统物流服务向高端物流服务的方向发展。作为供应链金融的一种主要业务模式之一,仓单质押贷款业务逐渐受到物流企业的普遍关注。而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这一业务更加高效、便捷,同时降低了中小企业贷款门槛。目前,仓单质押业务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力工具。
什么是仓单质押业务
按照按照2014年7月1日颁布的国标:仓单要素与格式规范(GB/T30332-2013),仓单是仓储保管人在与存货人签订仓储保管合同的基础上,按照行业惯例,以表面审查、外观查验为一般原则,对存货人所交付的仓储物品进行验收之后出具的权利凭证。
仓单质押是指出质企业把在库动产(包括原材料、产成品等)存储在物流企业的仓库中,然后凭物流企业开具的货物仓储凭证—仓单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仓单名下货物的价值向出质企业提供贷款,同时,由物流企业监管货物。它是一项以仓储监管为基础的物流延伸服务,是同时服务于出质企业和银行的增值服务。
仓单对于资金不足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融资利器,而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更是好处多多——开展仓单质押业务,替银行监管出质企业的质押物,一方面增加了配套服务功能,增加了仓储附加值,提升了企业综合价值和竞争力,稳定和吸引众多客户进驻市场开展经营业务;另一方面,物流企业作为银行和客户都相互信任的第三方,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客户的商品产销供应链中,同时也加强了同银行的联盟,以便在物流金融的更多领域与其合作。
仓单业务在中国开展的现实状况
1、多数仓储企业不会或不敢开仓单
由于仓储企业一线作业人员进入门槛低、良莠不齐,导致部分仓储企业服务水平较低,不具备签发仓单的能力,并且仓储企业为逃避责任也不愿意开仓单。
2、仓单的标准化滞后于行业需求
《合同法》对仓单的内容有明确的规定,但实际操作中仓单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仓储企业开具的仓单格式各异、真假难分;其次,期货交易所有自行规定的标准仓单,仅限于在其内部使用。
3、仓单的国家标准出现较晚
《仓单变更与格式规范》(GB/T30332-2013)2014年7月才生效,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兼备物流操作与持单人要求,并考虑电子签名,虽然出现晚,但层次高,不落后于欧美,但可惜的是,该国家标准虽然已经生效,但不具有强制性。
真实性是仓单的致命风险
对于这些现状,中仓仓单服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沁河十分惋惜,他说:“仓单是最便宜、最快捷可靠度最高的交收方式,但是现在可以说90%的物流企业还不会玩仓单,只有少数有多年的期货交割经验的仓库才有仓单服务和管理的能力。”
中仓仓单定位于专业仓单服务核心机构,结合国家仓单标准,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的现货电子仓单认证、公示、征信、保险、质押、转让等全流程综合仓单专业服务,提升了仓单业务的效率,革新了仓单服务的模式,填补了国内金融仓单签发的空白。
杨沁河坦言,我们国家物流市场和欧美市场在技术和信用体系上有较大的差别,同时,我国的司法实践相比经济运行还比较滞后,所以在这几年,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