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物流短板促供给侧改革
2016/3/20 21:22:16
供给侧改革无疑是今年两会的热词、热点。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供给侧改革又是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描就的“路线图”提出要完成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5大重点任务。
目前,我国物流的低效率、高成本侵蚀了企业利润,已成为制约供给端效率提升的关键瓶颈,以物流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是困扰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其中就包括“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企业交易、物流、财务、用能等成本”,并多次提及物流业,要求“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足见政府对物流业的重视。
如何解决好物流业的短板,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努力。
1
物流业成为制约实体经济节本增效的瓶颈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包括货运、仓储、快递、航运等物流公司已发展到约40万家。
在业内专家看来,物流业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当前实体经济面临压力,与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有很大关系。
有数据表明,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约占GDP的16%,比欧美发达国家高出近1倍。物流成本占生产成本30%~40%,而发达国家只有10%~15%。
物流体系落后造成产品周转时间长,企业前有原料库、后有成品库,很难实现零库存,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加工制造时间占生产周期10%,其他90%的时间耗在仓储、运输、搬运、包装、配送、等待等方面。
缺少基础公共系统支撑,物流业发展受限。我国已基本建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但支撑公路货运的枢纽平台、信息化调度系统、标准化和安全诚信体系却跟不上。各地的大型仓库、物流公司、货运司机等出于分散状态,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货运车辆的空驶率过高,已超过40%,导致运输成本增加。
单一的物流运输方式效率较低。以成都至上海为例,如果走水路运输,用时10~12天,如果采取铁水联运的方式,只需要6~7天。
物流业管理体制不畅。目前物流产业链条长,涉及政府十几个管理部门。虽然各地对物流业发展重视程度在提高,但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打破,存在部门分割,使得推动物流系统化建设面临不少困难。
2
供给侧改革为物流业发展带来良机
就物流业而言,供给侧改革对其业务模式调整、技术装备升级以及企业高速发展都是一次机遇。
从经济的宏观方面看,市场供需平衡,需要物流业迈入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加速商品流通速度,减少流通环节,需要物流业的支持。
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逐渐增高,继而转向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就需要高品质的物流服务,但现阶段物流业整体服务能力不强,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基础的仓储和运输服务,没有提供高品质、高附加值服务的能力。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如何构建高效率、高品质物流提出了新要求。
目前,物流服务的结构、质量、效率都存在许多问题。随着物流服务个性化需求在增长,物流业需要向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方向转型,解决物流服务结构性矛盾,推动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
有专家预测,未来中国物流技术与装备行业发展速度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行业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为8年至10年。未来电商仓储、城乡配送、大件物流、智慧化物流等将成为物流发展的重点。
3
借势“互联网+”推进高效物流
在当前形势下,物流业作为联系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重要纽带,如何适应相关行业的发展需求,成为当务之急。
随着“互联网+&rdq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