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云:反思与变革——中国大宗商品供应链之痛
2015/11/3 9:45:25
引言:《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从ABCD四大粮商说起(一)(二)》发表以后,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共鸣与反馈。这里面,有悲观沮丧的,有疑惑不解的,当然,也不乏积极乐观的。不管怀着多么复杂的心情,面对国际巨头们的围攻猎杀,我们已然是“四面楚歌”。国家所构建的保护墙只是暂时的,甚至说是无奈的,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滞后并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伴随着国际市场的步步紧逼,本土企业走出襁褓、面对竞争是迟早的事情。因此,我们迫切渴望一场管理的变革,这种变革,源自外部的压力,更应源自我们的反思与创新。可喜的是,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并通过构建新的模式来寻找突破口。这种尝试必然是艰辛的甚至是孤独的,但我们相信,它们的出现,会给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带来全新的活力与冲击。本节我们将选取一个行业供应链变革的案例,通过它来解读国内大宗商品供应链的破局之道。
前两节中,我们谈到了国际大宗商品巨头们通过“期货一体化供应链模式”构筑起了强大的竞争壁垒。但是,反观国内,我们与国际巨头们还相去甚远,尤其是在供应链管理上。一方面,由于实物供应链并不发达,现货交割存在巨大的风险。期货仅仅充当了对冲风险和套利的金融工具;另一方面,本土企业只是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上的一个参与者。虽然企业的规模庞大,却依然无法掌控价格。反应在期货市场上,本土企业以“赌”为先,输多赢少,抑或是谨小慎微,利润微薄;反映在现货市场上,信息缺失导致预测水平低下,造成库存高企,或是商品短缺。现货是现货、期货是期货,各自为阵,无法转换。如同淋浴的水龙头开关,冷水热水都由别人控制,自己只能瞪眼干着急!
差距虽然明显,但我们坚信,束手无策的局面不会就这么长此以往。面对国际巨头们的挤压侵占,许多本土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于大宗商品的重要性,并大胆地倡议本土企业联合起来构建“期现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模式。“上糖网”便是积极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之一。
上糖网是一家从传统线下供应链走向线上的O2O企业。基于多年深耕白糖供应链的网络布局和资源基础,它尝试联合行业上下游,构建一个透明、开放并且拥有线下服务能力和支持体系的白糖产业互联网平台。
案例:上糖网
(一)行业之痛
白糖是典型的大宗商品,是食品饮料快速消费品行业最重要的生产原材料之一。它占糖果成本的50%以上,占糕点、饼干、含糖饮料等成本的20%以上。对用糖企业而言,白糖采购虽是刚需,却长期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导致用糖企业的采购需求无法得到有效保证。涨价时制造企业和贸易商屯货惜售,跌价时供应渠道减少;另一方面,期货市场无法锁定具体品牌及交割地点。实物交割后,用糖企业还需安排自提和品质检验。配套服务的缺失导致中国用糖企业的期货参与度不到20%。
事实上,不仅是用糖企业,生产和流通企业也面临诸多问题。首先,白糖存在季节性生产、全年均衡销售的特点。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为榨季,白糖库存陡增;榨季过后,各地经销商又不得不承担长时间的库存囤积成本。其次,仓库的分布与用糖需求互不匹配,白糖在各区域仓库间的调拨经常发生。徒增了物流成本,也影响品质的稳定性。最后,不同库区的管理水平存在天渊之别。即便是同一地区不同仓库的仓单,也会出现较大的价格升贴水。市场信息不透明大幅增加了交易的成本。
中国白糖市场的年需求量为1400万吨左右,其中85%都由本土糖厂供应。即便如此,糖厂也并没有因为掌握了上游资源而拥有了白糖的定价权。伴随着国际市场行情的起起落落,本土白糖企业也是盈亏互现。
(二)供应链迭代
上糖网的前身是弘信物流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