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案例:如何玩转自建物流与众包配送模式
2015/3/23 22:38:04

    在北京的三元桥远洋新干线附近,有一家挺小的餐馆,经营它的是几位广东人,他家的叉烧饭是我在北京吃到过的最好吃的。有一天又去吃,心血来潮问老板能不能提供外送,老板说可以啊。当时心里在想,这么一家小店还能提供外送呢?这时候老板递过来一张名片跟我说:上这个网站可以点外送。那张名片是“饿了么”的。
  也许你也注意到了,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这些外送服务来解决自己的吃饭需求。可能一年前大家还在用电话叫外卖,现在只要点几下鼠标或者手机,周边常去的那些饭馆的饭菜就能被送到嘴边了;又或者开会加班的时候嘴闲下来想吃点东西,星巴克、酸奶、薯片都能送到办公室。一位住在加拿大的朋友对我说,真羡慕你们啊,你知道我点个披萨要为此付出多少小费么,比起来国内外送真是物美价廉。到底这些餐饮外送服务是如何突然崛起的,他们又是如何运作、如何让用户“越来越懒”的?跟着PingWest看看两家完全不同模式的互联网外送服务是怎么做到让你“饭来张口”的。
  管理系统+人工物流:到家美食会
  到家美食会成立于2010年,前不久刚刚完成了D轮的融资。用创始人孙浩的话说,到家美食会的运转模式是“管理系统+人工物流”:用户用网站或者app下单,相应范围内的服务站接到订单信息后再通过无线打印的方式向餐厅下单,然后按照约定的时间去取餐并且送到用户的手中。
  听上去这样的模式更像是一个跑腿的工作。不过当然不只是跑腿那么简单:首先需要保证的是菜品和时间——你总不能让用户点完菜等三个小时才吃到吧?也不能一个小时内送到了、但是却跟在那家饭馆吃到的不一样吧?所以到家美食会的方式是与这些餐馆达成合作,根据情况尽量优先出餐,提高配送员的效率。同时要有足够数量的派送员、单个派送员有足够的经验,因为与快递物流的预先规划路线不同,一个派送员在将A点的餐送到B点的同时,有可能要在路途中取另外一份餐,也有可能收到新的订单。这些方面都需要派送员有专门的培训和足够的经验。而与我想的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当一个地区订单越多、餐馆越多的时候效率反倒是更高:因为路线更好规划,派送员“一趟”下来能完成更多数量的订单,而不是一个地区用户越多,就需要更多的送餐员。
  其次是管理和服务。最明显的问题是:外送点完了,告诉我两个半小时后送到,我一定取消订单了,所以快是最重要的;另外,光快是不够的,送达的外卖与店里的堂食在安全和品质上也不能有太大差别。到家美食会的方式是动态调节餐馆的接单量:如果今天某家餐馆人特别多,无法保证出餐速度和配送速度,相应的服务站会发出指令,让后台下架这家餐厅。虽然用户无法继续点这个餐厅的食品,但是总比可以点却送不到让人体验好一些。另外先行赔付的方式让用户有任何的问题都可以直接与到家美食会对接,当出现一些质量或者服务问题的时候不需要费劲地跟餐厅联系。
  在美国,外卖的习惯已经有几十年了,很多人都习惯在家点外卖,而餐厅通常也会专门有自己的服务员负责外送——电影里我们常见到开着店里的车去送pizza的小店员,同时美国的食物也更加适合外送。而餐厅负责外送的人员,基本上都是做兼职或者临时工作,餐厅不负担他们的人工成本,收入都从客人的小费中赚取,而且小费并不低——去个餐厅还10%小费呢,人大老远跑过来不得多给点么?当然他们也不好管理,说辞职就能辞职。
  而这一套方式在中国就行不通,中国用户的外送模式没有培养起来,真正让大家知道可以在家就把餐点好送上门的还是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快餐行业。与之对应的现状是,家庭或者个人自己做饭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快节奏的生活下更希望能省事的解决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