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帮: “赋能”公路物流
2017/8/2 10:48:15
“贵阳南明至毕节威宁,1吨,车长不限;北京门头沟至济宁鱼台,稻谷,30吨,13.5米;贵阳花溪至广西贵港,煤炭,180吨,9.6米至13米……”点开“货车帮”APP,看着不断更新的货源信息,大货车司机蒲杰迅速选择了离自己最近的一单。 跑物流10余年,自打用上“货车帮”后,蒲杰就再也没有为货源和空返发过愁。 如今,在货车帮的整合下,公路物流效率不断提高,成本却在降低。 深耕物流,痛点激发创业灵感 车货信息不匹配导致空驶率高、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是公路物流行业痛点。打造公路物流信息整合平台、整合社会运输力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货车帮CEO唐天广眼中,货车帮创始人、董事长戴文建富有冒险精神,“是一位天生的创业者”。 2005年3月,戴文建离开原来的公司,进入物流领域。当时,戴文建接下了云南富宁至燕山的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钢材、水泥运输工作。 按照戴文建最初的构想,承运工作外包给社会运力,他只需垫资、保供,两年内即可轻松完成项目。 但现实情况并非戴文建想象中的那么乐观,绝大部分社会运输力量分散在个体户手里,组织化程度很低,淡季时司机愿意拉活,但一到旺季就一车难求,“即使加价,很多车主也不愿意去”。 而高速公路施工时的需求很大,“一个晚上就可能要几千吨水泥,不能拖供,否则耽误工期,但要让社会运力固定在这里,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这会导致利润很低甚至亏本,我要解决运力平衡,只有购入自己的车辆”。对戴文建来说,自有车辆其实是捏在手里的一张牌,一旦运力不济,他就自己上。 两年多时间里,戴文建陆续购入60多辆货车,但他很快发现,有车的痛苦并不比没车的痛苦少。 这期间,高速公路工程因故停工3个月,几十辆车没事干,只好运输临时的社会物资。 一次意外经历让戴文建感到,必须想办法打通车与货之间的信息障碍。 当时,一辆货车载货由广西南宁前往四川乐山,交货后在乐山待了两天,仍没找到返程运输的货物,结果只能空车行驶200多公里到成都,再花两天好不容易找到货,却又需空车行驶170多公里跑到乐山市夹江县装货。来回折腾,致使开支增加了2500多元。 戴文建遇到的问题,在我国公路物流行业极为普遍。 为解决这一问题,戴文建尝试给车辆加装GPS装置,以加强车辆管理。戴文建还设想据此获得更多的运力资源。 说干就干。2008年6月,戴文建花费2000多万元送出去2万台GPS装置,试图通过GPS监控技术把高度分散的运力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一个运力资源共享平台,然后对接上游货主。 然而,管理者可以通过GPS装置对车辆进行追踪,但没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基本无力调度那2万台车,社会上的司机也不愿共享运力。 虽未成功,但戴文建对中国公路物流的痛点有了深刻的认识,“车货信息不匹配导致空驶率高,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就在最困难的时候,戴文建认识了唐天广。唐天广是我国较早研究网络经济的人,并在互联网领域有过较为丰富的创业、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通过深入交流,两人一致认为,打造公路物流信息整合平台、整合社会运输力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司机和货主的信息都是高度碎片化的,但有强烈的沟通需求,而这种需求越频繁、越随机、越不标准化,平台的价值越高。”唐天广说。 但当时既没有能够普及的智能终端,移动网络也不够发达,不具备相应的发展环境,戴文建和唐天广的设想难以实现。 2009年,戴文建熬不下去了。为减少损失,他把硬件、软件技术都转让出去,团队也解散了,只保留少数核心成员。 紧追风口,成就物流龙头平台 受益于移动网络和终端的快速发展,戴文建决定再战一把。他们成立物流公司,推出两款软件,联通数据,业务由此得到快速发展,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