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水运建设迎投资新浪潮
2011/5/7 13:39:06

      作为一种“古老”的交通方式,内河航运在交通运输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近年来随着公路、铁路以及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内河航运似乎逐渐被淡忘。 
  而随着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我国内河航运建设工作近日密集启动,包括深水航道建设、信息化、绿色航运及船型标准化建设的多项举措齐头并进,正式掀起了“十二五”内河航运发展的浪潮。 
 
  “国家之所以开始重视内河航运的发展,其背后是与调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等因素分不开的。这能够对相关上市公司产生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还有待观察。”民族证券分析师王振江认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内河航运板块内,包括港口、运输以及相关的船舶柴油机供应商三类上市公司关联性最强,也最值得投资者关注。 
 
  五年内投资2000亿元 
 
  内河航运作为中国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力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安全可靠等特点,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但是,近年来,随着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兴起,内河航运本身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内河航运的运输速度相对来说比较慢,目前以运输煤炭和矿石为主。另外,它受航道的影响比较大,比如到了枯水期,就会对航运带来较大的影响。而内河航运的优点就在于价格比较低廉。”湘财证券交通运输行业研究员刘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黎雪荣则表示,内河航运的优势体现在运能大、污染轻、成本低等方面。但与其他运输方式的高速发展相比,我国内河航运发展显得滞后,内河航道港口建设相对薄弱,运输效率低。 
 
  据了解,目前我国内河航运的优势与潜力尚未完全发挥,高等级航道里程少,规模化、专业化港区不足,船舶船型标准化程度低,与国民经济和综合运输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十二五”期间,中国内河水运建设上升至国家战略,成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之前表示,“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预计全国内河水运建设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倍。到2015年,中国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较2010年增加3000多公里,港口吞吐能力增加13亿吨,船舶平均吨位提高67%,单位运输成本较2010年降低10%,与陆路运输相比,新增周转量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1370亿元。 
 
  “内河航运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很相似,从目前来看,以武汉和重庆两大城市为主。”王振江表示。 
 
  黎雪荣认为,加快长江等内河航运发展,对于构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调整优化沿江沿河地区产业布局,加速产业转移有重大意义。 
 
  “在国家实施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全面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内河航运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合理布局和转移。”她表示。 
 
  港口类上市公司率先受益 
 
  国金证券认为,除了内河航运自身优势之外,西部大开发、制造业向内地转移也带来巨大的需求,因此,“十二五”期间中国内河航运的快速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事实上,对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还是内河航运加快建设将对哪些上市公司带来影响。 
 
  “内河航运产业链主要包括造船业以及相关的零部件产业、内河航道及港口基础建设、港口业和航运业等等。”黎雪荣称。 
 
  王振江认为,落实到二级市场的相应行业与板块上,首先受益的将是港口类上市公司,因为港口的吞吐量首先能够获得提升。此外,造船业的发展也能获得促进,包括钢铁、集装箱等上下游行业有望受益。 
 
  中信证券分析师张宏波则认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