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自由贸易港方案呼之欲出 风险管控成最大挑战
2018/1/6 0:05:53

 
上海自由贸易港方案前瞻
上海自由贸易港方案呼之欲出。专家普遍认为,开放带来的监管难题是有关部门最大的顾虑
一切顺利的话,全国第一个自由贸易港方案将于2018年在上海落地。
来自上海市多个渠道的信息显示,上海市已经形成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初步方案,并且报送至国家相关部委征求意见。
事实上,前期工作早已经启动。上海市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在2017年10月透露,浦东新区正在为正式启动做好准备。
“自由港是设在一国(地区)境内关外、货物资金人员进出自由、绝大多数商品免征关税的特定区域,是目前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香港、新加坡、鹿特丹、迪拜都是比较典型的自由港。”2017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撰文,如此定义自由港。
华中科技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权威官方层面看,香港和新加坡已经被确定为重要的对标参照系。
与已有的保税区、自贸区等区域相比,自由贸易港在海关监管、税制安排等方面更为特殊。一方面,开放度最高,另一方面,设立条件最为严格,对监管的精准化要求也更高。
在受访专家们看来,在“一线”最大程度放开后,能不能有效进行风险管控,是对自由港最大的挑战。
自贸区改革面临“两难”
在去年中共十九大会议召开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有一个清晰的总结,自贸区建设,上海分了三步走: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为1.0版;2015年中央批准深化自贸试验区方案,是2.0版;2017年5月,中央深改组正式批准全面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是3.0版。
上海自贸区,分步探索、逐步深化的特征非常明显。
2017年3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里,最新目标是“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
由于没有特殊的“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从第一个上海自贸区设立后,自贸区的探索一直强调制度创新,是“制度创新高地,不是政策洼地”。
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朱民曾在一次讲话中表示,上海自贸区产生了对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四大发明”。
“第一是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从事前审批制变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第二是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和外商准入前国民待遇;第三是贸易便利化改革,主要是货物贸易便利化,实现了单一窗口的管理模式,使通关成本进一步降低;第四是金融开放方面,最重要的成绩是成功尝试了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陈波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自贸区设立4年来,总体改革目标,是建立一个现代化、开放型的市场营商环境,最终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的竞争力。
实际上,这四项主要制度创新,也成为了全国11个自贸区建设的基本框架。
不过,一些掣肘仍然存在。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在中共十九大后撰文,分析了一些当前自贸区探索的短板:“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海关、出入境等口岸管理机构的监督方式还需要推进,投融资便利化、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制度还需要新突破,特别是自贸试验区改革自主权还面临多项掣肘。”
“为什么在有了自贸区的前提下,还要搞自由港呢?”陈波认为,自贸区在货物贸易便利化方面取得了很多新进展,但在服务贸易方面,还有很多没落实的地方。
尤其是金融改革,可圈可点之处不够多,“除了FT账户,也就是融资租赁、内保外贷以及上海自贸区里的外资企业资金池之外,能够算得上的不多。”陈波认为,金融改革步伐不够快的原因可以理解,自贸区政策需要在短期内可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