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上市后,还有哪些投资机会?深挖物流这个11万亿行业的下一个上市公司
2017/11/25 0:32:05


2016年快递公司上市,之前的投资者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以顺丰为例,投资人的现金回报高达6.8x,IRR高达62%,回报绝对秒杀99%的项目。事实上我们和顺丰的投资者交流,他们都没有想到能赚这么多钱。

通过对比整合市场规模和上市企业的占比,我们预计未来4大投资机会来自:1)大公司分拆自有物流;2)快运和专线;3)第三方物流和TM;4)卡车后市场;

投资机会之一:大公司分拆
快递公司上市刺激了整个行业,其他大型公司纷纷计划分拆物流部门并独立上市。
京东物流,预计市值600亿(上市后),约与京东(NASDAQ:JD)市值相当。预计2018年分拆,未来2年在美国上市。
京东的业务简单说是顺丰+日日顺+中商惠民+闪送。分类估算,类顺丰和日日顺的快递、冷链、跨境和大件的估值500亿,类似中商惠民的B2B板块+类闪送的达达估值100亿。京东物流2016年11月服务外部客户,与amazon FBA类似,2017年4月独立。
日日顺,预计市值200亿(上市后),约占海尔电器(1169.HK)市值的33%。预计2018年会进行分拆,未来寻求在国内上市。
海尔和阿里的股东背景,阿里占34%。阿里系大件物流的最大承运商。2016年收入76.5亿,来自阿里系收入增长65%。拥有全国的干仓配装(干线、仓储、配送和装配)能力,仓储面积500万平米。
苏宁物流,预计市值300亿(上市后),约占(SZ:002024)市值的25%。预计2018年会进行分拆,未来寻求在国内上市。
苏宁旗下物流,阿里占苏宁20%股权。2017年42亿收购了天天快递,2017Q3增速155%,拥有全国的干仓配能力,仓储面积628万平米。
 
投资机会之二:快运和专线
快运和专线是指承运零散货物的物流公司,只不过两者的货物不同,快运为30~300kg,专线则是300~3T。

以快运的龙头企业德邦为例,2016年收入170亿,净利润3.8亿。德邦的示范效应,使得大量资本涌入快运行业,使得竞争变得极为激烈。根据运联传媒统计,收入10亿以上的快运公司多达17家。 以我们对市场的了解,安能和百世已经把快运市场做透了,整个市场已经从蓝海转为红海。

由于快递和快运融合的趋势,快递龙头在2017年全部开展快运业务,德邦和安能也都涉及快递业务,预计2018年快运领域将有一片腥风血雨。
根据我们估算,加盟型快运的盈亏平衡线约1.2万吨/日,大多数公司的快运公司都还在亏损线下。
德邦是个例外,其属于直营高端,利润要远好于同行。虽然多次中止上市,但作为规模最好且第一个IPO的物流龙头企业,我们认为国家应该持鼓励态度,不然整个物流行业都要去和快递一样借壳上市了。

快递和快运间有个细分市场--大票快递/小票零担,市场的领跑者优速和跨越两家还没形成垄断,因此给予了德邦和安能进入的契机,德邦和安能的快递业务预计2018年达到盈亏平衡。预计未来快递龙头也将通过快运业务来覆盖这个领域。

相比快运的由蓝转红,专线市场则是从红海转为蓝海。原先点点的线路竞争已经上升到网络型的竞争,而现在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公司还没形成,快递快运龙头进入的门槛也高于快运。  专线货物较重,客户以制造业为主,与快递业客户的差异较大,加盟体系无法发挥作用。 专线是竞争激烈的既有市场,重复快运市场以加盟组建成立新网的方式将面临大量亏损。未来专线市场将以整合为主,加盟为辅的方式。整合上,快运和快递公司并不有明显优势。 
 
专线行业有了充分的危机意识,一大批专线开始进行整合组成全国性公司。我们认为物流是个模式简单,运营难的行业。
行业最早的探路者是卡行天下,融资D轮,金额达数亿RMB。对整个行业进行了专线整合的教育,开发专有的系统,整合了大量专线和加盟门店。但对线下缺乏有效的运营,使得其在市场影响力有限。
德坤物流则是经历了好友汇的失败后,进行了更加彻底的整合,彻底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