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是城市物流发展推动力
2017/8/15 19:17:35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也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大布局,旨在促进经济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上推动区域合作。
战略机遇期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沿线各中心城市的国际物流节点建设和整体效能进一步加强,逐渐形成以港口、航空口岸为中心,以铁路、公路、水路为网络的境内国际物流体系。
首先,沿线城市的物流规模迅速扩大
随着“一带一路”进出口贸易总量的增加,我国沿线城市各口岸物流规模的迅速扩大,已经形成一个全面连接“一带一路”的沿海、沿江水运,铁路、航空运输的全方位开放、立体交叉的大物流格局。尤其是内陆口岸,近年来,在打通向西跨境的“一带一路”通道中,不仅贸易增速很快,而且物流体系也逐步形成。
如“渝新欧”“蓉欧快铁”“义新欧”“郑新欧”班列,目前已成为亚欧大陆国际物流大通道的主要班列,开行密度不断增加,在活跃经济、发展贸易方面,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一些中西部内陆城市,如成都、兰州、武汉、西安、合肥等,也纷纷拓展面向亚欧的跨国物流。同时,一些沿海口岸城市,也开始上岸,除了像从连云港出发的,连接徐州、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主要城市,一路向西到终点站荷兰鹿特丹港的新欧亚大陆桥铁路运输线外,其他物流中心城市,如厦门、宁波、上海、青岛、天津、大连也在谋划“一带一路”的陆海联运。
其次,沿线城市的物流竞争也日趋激烈
“一带一路”为物流发展展示了远大的愿景,但能否借助“一带一路”的大通道建设成为沿线的物流中心城市,也面临着强大的竞争。从口岸方面看,目前全国共有285个对外开放口岸。东部地区有187个,其中水运口岸118个;中部地区20个,其中空运口岸10个,公路口岸9个;西部地区78个,其中公路口岸41个。
从流通方面看,我国流通节点城市分为国家级、区域级和地区级共3级,目前国家级流通节点城市37个,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66个,地区级由各省市确定。这些节点城市的选择,是根据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辐射、带动能力来确定的,其战略地位、区域布局、功能作用等基础条件也相当雄厚。这么多口岸和节点城市来加入“一带一路”物流中心城市的竞争,既有“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澎湃动力的一面,也显示出竞争激烈的一面。
最后,沿线城市的物流设施将日益完善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和各种物流园区的大规模建设,现代大型综合性港口、机场连接其铁路枢纽,正以强大的综合能力和广阔的区域影响,成为当今物流综合运输网络和现代物流发展中心。
这些物流中心在电子商务、数据系统的“互联网+”配合下,创造出了更加高效畅通的物流服务,并通过不断降低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以及高效率的信息速度,使这些沿线中心城市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产业布局得到更广泛地拓展,物流服务范围也因此进一步扩大。
有的中心城市,通过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以信息化手段推动内陆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商贸往来,不仅使跨境贸易突破了地域限制,而且为亚欧大陆间国际贸易的开展,搭建了一条便捷的“网上丝绸之路”。
最典型的是重庆,这个不沿边、不靠海、不产一粒咖啡豆的山城,竟然通过长江黄金水道、东盟国际公路物流大通道,连通咖啡生产大省云南和占世界咖啡产量1/3的东南亚地区,取道“渝新欧”直达德国杜伊斯堡,形成一个影响广阔的大陆地区国际咖啡交易中心,打造出全国最大、世界第三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