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遇冷之后 生鲜电商去哪儿?
2017/3/23 23:28:34

在新零售概念风生水起时,被喻为电商领域“最难啃的骨头”的生鲜O2O领域,正处于行业洗牌重构期,3月3日,“菜到啦”宣布关停,成为距美味七七倒闭、爱鲜蜂“卖身”后的又一家没落的生鲜O2O平台。 
资本遇冷之后 生鲜电商去哪儿?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妨碍资本前仆后继的进入,究其根本,源自于生鲜电商领域巨大的潜在市场诱惑。据艾瑞咨询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生鲜电商的整体交易额约900亿元,较2015年增长了8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规模可以达1500亿元。再加上,当前生鲜电商渗透率低,仅占农产品零售总额不足5%。 
那么,从2005年就已经兴起的生鲜电商行业里,那些头顶光环的明星创业公司们,现在又怎样了? 
市场盘点(排名不分先后): 
美味七七: 
2013年5月正式成立,并于2016年4月获亚马逊2000万美元入股,曾被称为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生鲜电商品牌之一;2016年4月,宣布资金链断裂倒闭。特色在于自建全程冷链物流,建有30个中转“站点”覆盖上海各区域,并开通一日三送。 
爱鲜蜂: 
2014年5月上线,主要提供社区零售O2O服务,主打一小时闪电送达,在当年6月获得10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随后获得多轮融资,并于2016年11月获得美团点评数千万美元D轮融资;今年2月,宣布与中商惠民达成战略合作。 
盒马鲜生 : 
2016年1月15日在上海开第一家门店,不久后完成了由阿里领投的1.5亿美元A轮融资。主打超市与餐饮的跨界融合,采用多渠道的线上销售为主,线下销售为辅的模式,产品品类上看,超过3000种商品中80%是食品,20%是生鲜产品。目前在上海有7家门店,在宁波有1家门店,3月底将在北京开出首家门店。 
京东到家: 
2015年4月成立,一年后合并达达,主要包含众包物流平台及超市生鲜O2O平台两大业务板块;在2017年初关闭旗下的O2O上门服务,开始聚焦于超市生鲜O2O。相继推出超市生鲜等商品“1小时送到”、“超时赔付”、“7天无理由退货”保障等举措。
有媒体报道显示,在过去的一年半中,京东到家O2O平台融资超过6.5亿美元,约合44.2亿元人民币。京东到家方面曾对外表示,在很多城市已经接近实现盈利,但并未进一步透露更多信息。 
多点: 
2015年4月成立,在当年与物美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至今已获得包括IDG在内的1亿美元融资。作为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零售平台,多点与物美的合作,除了体现在对传统商超供应链的整合改造外,还体现在采购、商品管理、物流、仓储等多个环节。 
目前,多点主打高品质低价格产品、2小时送达的优质服务,去年双十二期间O2O妥投率高达99.38%,创下新零售平台记录。截至2017年1月底,多点用户数量达到1300万,其中1200万用户来自北京。 
每日优鲜 : 
2014年11月成立,并于当年12月获光信资本、元璟资本500万美元天使轮投资,随后获得近5亿元多轮融资。近日刚宣布完成由联想创投和浙商创投旗下管理基金领投的1亿美元C轮融资。 
供应链特色为“前置仓模式”,在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建立城市分选中心,并根据订单密度在商圈和社区建立前置仓,覆盖周边半径三公里,保证商品品质和2小时交付。2016年7月,每日优鲜宣布成为首家在北京实现区域性盈利的生鲜电商。 
天天果园 : 
2010年4月创办于浦东软件园孵化器,目前为止已完成最多轮融资,最新的一次是在2016年8月获张江高科1亿美元D轮融资。主要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 
作为生鲜电商的“元老”,在2015年销售额约10多亿元,曾在当年的生鲜电商排名中位于垂直生鲜电商领域第一。不过在去年陷入近百家线下门店集中关店漩涡,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线下店,大手笔自建仓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