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互联网金融十件大事|年终深度盘点
2016/12/23 0:07:18

      2015年年底,E租宝轰然倒塌,驶在网络借贷海洋前列的巨轮就此沉没,对整个行业的信用基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后金鹿集团爆发的兑付危机更对行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2016年互联网金融仍处于规范化发展、蓬勃发展的态势之中。一方面,BAT等巨头纷纷涉足互联网金融,在征信、众筹、支付、消费金融、产业链金融等领域持续发力,致力于满足多层次、多样性的金融服务需求;另一方面,行业乱象倒逼监管政策的出台,制度环境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彻底告别野蛮生长的“裸奔”时代,行业经历了大洗牌,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只有谋求改变主动创新的合规化平台才有可能在洗牌潮中屹立不倒。 
  2016年互联网金融到底经历了什么,且看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的深度解读——  
  互联网金融进入巨头时代
  1、蚂蚁金服完成B轮破纪录融资,成超级独角兽
  2016年4月,蚂蚁金服对外宣布已完成B轮融资,融资额为45亿美元(约292亿元人民币),这是全球互联网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私募融资。业界预计,其整体估值已达到600亿美元(约3885亿元)。  
  万联解读:蚂蚁金融的高估值凸显了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远大前景的肯定。虽然2016年越来越多的小平台由于难以承受监管与运营成本的双重压力而纷纷选择退出互联网金融的舞台,但是小平台的烦恼阻挡不了巨头的步伐,蚂蚁金服借助其“娘家”阿里的强大电商基础,运用其大数据和云计算,大张旗鼓进入互金行业。  
  2、苏宁发力金融破BAT格局走独立化运营之路
  2016年4月24日,苏宁云商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对旗下第三方支付、供应链金融、理财、保险销售、基金销售、众筹等金融业务进行整合,搭建苏宁金服平台。苏宁金服计划通过增资扩股,融资总额共计66.67亿,投后估值达到166.67亿人民币。  
  万联解读:BAT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动作频繁,虽然苏宁金服成立之间较晚,但是互联网金融具有巨大的用户红利期,苏宁金服此时跻身互联网金融,自然有其底气。在前期,苏宁金服巧妙的利用了苏宁现有的资源,早已为自己铺好了路,完善的金融平台、风控体系和特有的O2O渠道使苏宁金服得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分得一杯羹。 
  目前,百度、阿里、腾讯、苹果、京东、小米、苏宁等企业都在发力互联网金融。在巨头中,苹果和小米这类手机厂商只是把支付金融作为生态系统补充,没有提升到战略高度。而百度与阿里都把互联网金融视为未来的第二个主业。阿里手中有电商基础,有大数据和云计算,蚂蚁金服已经获得了很高的估值,进入了收获期。而百度除了有大数据和云计算,手中还有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以此作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智能金融,底蕴更足,前景同样不可小觑。腾讯虽然主业是高利润社交与娱乐,距离实体经济与金融较远,但是腾讯有庞大的用户数,且善于用社交来反哺金融,前景同样不可小觑。京东金融,信用体系是其核心资产,京东背书,已拿下支付、小贷、保理、基金销售支付结算等多张金融牌照。   
  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企业都在2016年加紧互联网金融的布局,可见互联网金融发展潜力无限,但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仍处在前期的探索和沉淀阶段,经过早期的混乱与纷争之后,未来互联网金融将进入巨头时代,笑傲江湖!   
  互联网金融支付牌照炙手可热
  3、支付牌照成为各方争夺焦点  
  2016年2月,小米通过收购曲线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2016年9月26日,美团点评对外宣布已完成对第三方支付公司钱袋宝的全资收购。据悉,收购完成后,美团点评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初步完成下半场生态平台的支付布局。  
  在互联网金融监管力度加强的背景下,监管机构对于牌照发放的审批也将日趋严格,银行卡收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