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带给农村电商新机遇
2016/5/5 22:2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从12个方面对“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作了具体部署。在此次国务院所发布的这份《意见》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
此前,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王炳南在介绍农村电商发展现状时说,随着政府推动和社会资本的介入,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到目前为止,我国共有涉农网站3万多家,其中电子商务网站3000多家,2015年农村地区网购交易额达到3530亿元,同比增长了96%。此外,目前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1505亿元,发展农村网民达到5659万人,新增网店达到118万家,在全国1000个县里,已经建成了25万个电商村级服务点。
不过,王炳南同时也指出,我国农村电商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包括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电商人才缺乏、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村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等。另外,和日本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农产品存在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成本偏高、效率较低等问题,这大大的抑制了我国农村电商建设的发展速度。
在此次国务院发布的《意见》中,其中涉及农村电商的内容有以下三部分,分别是:“解决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加大农村宽带建设投入,加快提速降费进程,努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推动农产品由从农村到城市的上行渠道,引导电子商务企业拓展农村消费市场,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整合农村物流资源。”
此外,《意见》还指出,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互联网+流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加大对流通领域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的投入。
其实,从历史来看,流通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流通承担着产品进入市场、实现价值和满足消费需要的双重职能,物流与生产密不可分。不过,对于流通软硬件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通过“互联网+流通”的改革方式,是否有希望解决农村电商的众多痛点问题?农村电商的主体工作者们——县域政府领导者该如何将此番利好政策快速落地,切实解决农村电商目前存在的瓶颈问题?另外,专就农村电商领域而言,是否可以设立针对农村电商特点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发展基金?
就此,浙江省丽水市农村电商服务中心主任、《电商参考》特约评论员、淘宝大学县长电商研修班专家导师王军龙,在接受《电商参考》记者采访时发表了他的个人见解。
浙江省丽水市农村电商服务中心主任、《电商参考》特约评论员、淘宝大学县长电商研修班专家导师王军龙
农村电商的社会意义与蛋糕之大,政府与企业已经形成共识,所以才会有快速的爆发与推进,针对《意见》提出的核心内容,他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理解:
政府:最后一公里“物流”与“商流“
“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农村电商中被重点提及。根据数据显示,在全国1000个县里,已经建成了25万个电商村级服务点。那么“物流”为什么还是不通?对此,我的建议是,政府现阶段更应该重视“商流”。
目前解决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国家队”,邮政、供销社等;二是“土豪队”,阿里、京东等;三是“诸侯队”,赶街、淘实惠以及各地传统商贸企业。这些主体在推进“最后一公里”的建设中,或多或少还是需要政府在落地上的相关支持。那么在城市里的同类主体呢?目前,那些快递企业好像并没有在这个序列里面作为主角出现。为什么?我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