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竞合博弈塑造世界贸易新格局
2015/3/23 22:42:11

    当前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和美国在国际贸易领域的竞合与博弈,可能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影响世界贸易规则的最重要因素。
  在“中国高层发展论坛2015年会”的贸易分论坛上,虽然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以支持多边贸易格局的内容作为发言伊始,但最终讨论的进展,依然落在了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中国参与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上。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介绍广受关注的亚投行进展时,也谈及筹建过程中已经对美国做了详细的解释与沟通。
  记者已从多重权威渠道了解到,由于担心影响谈判规则走向,美国并不希望中国加入TPP谈判。同时,公开消息显示,美国也并未表态,要成为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创始成员。
  在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谈判进展深陷困难时,中美如何在风起云涌的区域和诸边区域谈判领域竞争与合作,并促进公平自由贸易发展,讨论显然没有就此结束。
  中美BIT谈判很重要
  去年,本报记者专访的三名以上TPP成员贸易部长均发出了明确信息,不希望中国加入TPP谈判,希望制定好规则后再让中国加入。与此同时,美国中期选举以后处于不利地位的奥巴马政府没法获得足够授权,推进其主导的所有的贸易谈判。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该如何应对?
  王受文对记者表示,实际上在经济领域,中美之间有很多对话机制,而且当前还正在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谈判,就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的谈判。
  在王受文看来,关于中国和TPP的关系,其实可以换一个视角。在TPP中,有12个成员,其中有8个和中国已经有贸易协定的安排。“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关系”他说,“我们密切关注TPP谈判的进展,它毕竟是一个非常大的协定”。
  他补充说,此外,中国也在参加其他的贸易谈判。比如去年,中国非常成功地结束了中韩自贸区的谈判以及中国和澳大利亚的自由贸易谈判。“现在还在进行的区域贸易的谈判并不是相互竞争的,或者有什么阴谋在里面。”王受文说道。
  邦吉公司首席执行官索恩·施罗德则从贸易跨国公司角度表示,很多区域贸易的协定对于WTO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是一个更快且实际的方式。因为WTO的谈判经常耗时较长,要达成一个协议,要把所有的问题全都统一起来才行。所以,这种区域的协定实际上是更加实际的方式,促使跨境的贸易、货物的流通更加流畅。
  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总裁梅林德则对本报记者说,WTO和区域贸易协定(RTA)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WTO可能不是最有效、最快的方式,但是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如何解决不同规则之间带来的市场准入不兼容问题,需要协商与包容。
  “我并不是代表美国来发表这个观点,但是中美在BIT的双边谈判中,实际上是有机会可以设定一个契机解决一系列问题,让中国能够进一步融入到TPP或者其他的一些协定中。中国也支持服贸协议,但是现在并不是成员。”他说。
  提高创新能力应对挑战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相当强大的竞争力,但与硬邦邦的设施相比,与会者认为,中国还需要提升更体现创新能力的软实力。
  正如金立群介绍,中国发起的亚投行可谓一呼百应。他说,目前包括印度、印尼、新西兰等域内创始成员国已有27个,域外国家参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不久前英国率先宣布申请加入亚投行,将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当中的第一个西方大国,随后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卢森堡等国家也都提出申请,正在履行相关程序,到本月底也就是申请成为创始国的截止日期,最终的亚投行创始成员国会超过35个。
  梅林德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通过制定实质的工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