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供应链企业抢滩前海
2014/10/18 23:25:24
今年3月,深圳怡亚通对外发布公告,拟在前海成立深圳市前海怡亚通供应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公告当中称,深圳前海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公司将借助政策优惠,推动业务发展。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公司已经注册正式成立。
“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英国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托夫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一书当中提及,该观点一再被供应链企业所应用。
正是基于供应链产生的经济效应,前海在成立之日起,就表现出对供应链的“雄心壮志”———打造亚太地区有影响力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利用前海特殊开发政策,重点发展提供相关增值服务的供应链管理企业。今年前海优惠产业目录公布后,供应链巨头企业进一步增加。
供应链企业聚集前海
怡亚通公告中称,前海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先行先试政策,涉及金融、财税、法制、人才、教育、医疗以及电信等方面22条政策,包括跨境人民币贷款、企业所得税优惠、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等,前海公司的设立,希望能够借助国家及其地方政策的优惠,结合公司在供应链服务上的成熟经验,推动公司的业务发展。
无独有偶,去年9月,飞马国际以自有资金,在前海投资设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飞马国际物流(深圳)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今年9月,飞马国际也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与TCL集团、冠联投资共同出资1亿元,在前海设立合资供应链公司,打造专业综合供应链服务运营平台。这一期间,盛运股份、太湖股份、宇恒等拟在前海成立供应链公司,看中的是前海优惠政策,还有先行先试的机遇。
“前海保税港区内,一些原来的物流、船运公司也在向供应链公司转型。”前海产业智库秘书长罗润华介绍,供应链管理是物流业的新业态,前海保税港区内,早期已经聚集有物流企业、船运等企业,如今船运企业也往供应链转型,另一方面深港共同打造国际物流中心,前海作为重要节点,为发展现代物流和供应链带来信心。
更早之前的2012年,深圳越海全球供应链有限公司就在前海成立。其目标是以“越海模式”为基础,整合入驻前海的高端现代物流企业及其国内外优质资源,建立“前海越海全球供应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前海将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指挥中心,项目获得前海第一批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飞利浦、华硕已经导入运作。
“供应链的方式不仅提供进出口、通关、商务、结账服务,也提供融资服务。”深圳供应链专家李海平表示,进出口手续繁琐,公司不可能是单独配一个报关员,配几个银行结算员,成本高且不专业,不少企业将这一部分非主要业务腾挪出来,外包或单独成立供应链公司。
业界认为,中国物流业趋势是,向价值链的高端转型、向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发展并为生产企业提供除研发生产以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因此,前海的规划中,打造亚太地区有影响的供应链管理中心,也是大势所趋。
跨境贷60%集中供应链等商务企业
今年8月,前海管理局对外公布数据,“前海跨境贷借款主体中,供应链等商务服务类企业借款占比60%,主要用于跨境贸易国际收支和企业日常经营,开发投资类企业借款占比11%,主要用于前海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科技、信息类企业借款占比9%”。
为何供应链企业能够得到跨境贷青睐?深圳市创捷供应链有限公司总裁文健君分析,主要与产业生态有关,以前物流行业就有内保外贷,从境外贷款,且主要为供应链企业申请,“现在前海有跨境贷,前海企业可以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企业自然愿意到前海来,而且供应链企业对于借贷流程驾轻就熟。&r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