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渔船琼州海峡雾中被撞 巴拿马籍齐航轮船东被判担重责
2013/9/4 10:31:25
瑞泰国际航运有限责任公司(Rui Tai International Shipping Ltd.)所属巴拿马籍“齐航(QI HANG)”轮于2006年1月16日装载6000多吨煤矿从越南鸿基港启航开往韩国仁川港。1月17日凌晨航至迷雾茫茫的琼州海峡。同时,北海渔民余扬威所属“桂北渔95538”号渔船满载渔货自广东闸坡返航至琼州海峡中部海安湾附近海域,约0200时,船长陈廷忠上驾驶台接班,水手冯应璋在船头了望。约0300时,海上雾渐浓,能见距离不足100米,船长将航速降至3节左右,命令冯应璋挂起铁盒用铁锤每隔几秒钟敲打一次。约0430时,渔船行至北纬20°10′,东经109°59′处,船长听到站在船头的冯应璋大喊:船首左前方有灯光。船长看到距离水手约几十米有大船的白色灯光,立即采取右满舵,但还来不及打满舵,几秒钟内两船发生碰撞。碰撞后,“齐航”轮并未减速停车施救,而是迅速逃离现场。渔船立即向后侧翻沉,当时在舱内休息的船员都来不及逃生,只有船长奋力游出海面。
事故发生后,南海救助局、海南海事局、海南海警获悉,立即派出两艘救助船“南海救209”轮和 “德中”轮及3艘巡逻船等赶赴出事海域,全力展开搜救行动。随后,空军某部B7120救助直升机将4名潜水员送到现场,以探寻沉船内是否还有生存者。经过营救,只有“桂北渔95538”号船长陈廷忠劫后余生。1月23日,海正打捞公司潜水员在渔船舱室内打捞出五具尸体,经DNA检测确认为北海船员文业琪、莫家康、石兰耀、徐蒋伟、洪宗艺。船员冯应璋失踪,被判决宣告死亡。
事故发生后,“齐航”轮被海南海事局扣押。为了解除“齐航”轮的扣押,2006年2月8日,被告西英协会向余扬威出具担保函:鉴于余扬威申请解除扣押和保证不再扣押、留置或以其他方式滞留货轮并保证不再因本次事故扣留或以其他方式滞留与货轮属于同一船东、股份船东、经营人、管理人或其他关联方的其他任何船舶或财产,西英协会向余扬威提供担保,保证支付根据瑞泰公司与余扬威达成的书面协议或根据海口海事法院或其上诉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所确定的涉案人身伤亡、油污损害,应由瑞泰公司支付的款项。4月19日,大连财保为瑞泰公司向原告提供担保,保证支付根据瑞泰公司与原告达成的书面协议或根据海事法院或其上诉法院作出的生效调解书和判决书所确定的,由瑞泰公司向原告支付除油污损害索赔、人身伤亡或疾病索赔、残骸打捞费用外的款项,保证承担的赔偿责任不超过300万元。
海事局多方调查分责任
海南海事局首先对现场进行了勘查,并对“齐航”轮船长王雷、值班水手王雪松、大副邓林福、轮机工徐罡、水手伏圣谦、水手长邹本进、大管轮丁元明、渔船船长陈廷忠等进行了充分的调查。海南海事局经调查分析认为“齐航”轮存在下列过失:(一)了望疏忽。“齐航”轮遇到大雾后,虽然及时通知船长到达驾驶台,但未充分考虑琼州海峡水域船舶交通密度大、碍航渔栅及渔网较多、当时能见度差等影响因素,未及时加派船员到船头了望,使本船无法对渔船、渔栅及渔网进行判断,无法以视觉及听觉及时发现来船,至碰撞前的瞬间根本未察觉碰撞危险;“齐航”轮在能见度差、雷达目标增多时,未能通过雷达标绘、海图作业、连续观测等有效手段分析目标,以至未能辨别目标是渔栅、渔网或渔船,当时“桂北渔95538”等渔船正通过该水域,从而未能及早对局面做出正确判断。据此,货轮在了望方面存在疏忽,违反了《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下称避碰规则)第五条“每一船舶应经常用视觉、听觉以及合适当时环境和情况的一切有效手段保持正规的了望,以便对局面和碰撞危险作出充分的估计&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