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体系
2017/12/23 23:49:17
 
 
全球物流体系,是中国连接各国、各地区的物流服务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深化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等行业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这为我们发展现代物流,打造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体系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应牢牢把握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变化的新特点,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构建全球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体系,提升全球连接、全球服务、全球解决方案的能力。
  世界进入到全球连接的时代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时代特征之一。全球化深化了国际分工,促进了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扩张,推动了全球范围的人员、商品、资源、资金、信息、数据、知识和技术的流动。全球化要求各国间加强交通运输、物流、信息通信、互联网、金融、文化、制度等方面的连接。全球连接、全球流动进一步推动着全球化与全球经济的增长。
  过去的数十年,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着眼于全球市场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主导着全球连接,推动着要素、商品、服务的全球性流动。美国着眼于全球战略,将建设一个能够保障美国经济增长的全球交通运输、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体系作为国家战略,通过掌控覆盖全球的交通运输网络、物流网络、信息网络和供应链网络,力图控制全球主要物流通道。欧盟的战略是通过建设一体化交通及物流网络确保欧盟的产业和产品有效进入欧洲统一市场及国际市场。日本高度重视流通发展,通过实现与东亚之间的无缝衔接,建立将东亚与世界各地联系起来的综合国际交通运输系统和物流系统。
  最近这些年,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兴起,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不断增强全球连接能力,特别是中国在全球流动网络中的地位变得日益重要,有望成为超越美国的全球贸易中心与流通枢纽。
  此外,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中小企业能够与传统跨国企业一道,参与全球连接的大潮。
  对于我国而言,全球物流体系的建设,将大大增强中国连接世界的能力,支撑中国实现“全球买、全球卖、全球造、全球运、全球递”。
  中国连接世界的物流能力有待加强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物流大国、最大的物流市场。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目前,中国铁路、公路、水路等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排名世界第一,快递量居世界第一,内河里程、高速公路里程、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物流业规模虽大,但绩效并不理想。大而不强、粗放式发展、互联互通性差、全球连接能力弱、物流成本高、质量效益低,中高端、体系化、集约式物流服务与供应链服务严重不足,传统发展模式与运作方式难以为继。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标表明,从基础设施、物流能力、海运能力、通关效率、货物跟踪、及时性等维度衡量,中国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但落后发达国家不少。麦肯锡的研究表明,美国和德国是全球连接能力最强的国家,中国的全球连接能力只有它们的一半。比如,中国国际海运在全球海运市场中控制力较弱,中国对主要国际海运通道影响力较小。从中国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国际快递网络、跨境仓储配送体系的建设看,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缺乏国际物流服务标准制定的话语权。中国的产品出口已经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尚无一家物流企业具有全球递达能力。这些问题值得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亟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中国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体系构想
  打造连接世界的全球物流体系,应牢牢把握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变化的新特点,紧紧围绕全球生产、流通、贸易需要,加强与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