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市场物流竞争“提速”
2016/3/10 21:44:37

  于贞超:日日顺电商物流总经理
  未来在三四线市场,物流企业要在快和准上拉开竞争差距。
  跟随互联网、电商快速发展的脚步,在中国,新兴的物流行业这几年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6年及未来几年,物流行业的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四大机遇值得发力
  我做前端市场,对市场比较敏感。在我看来,2016年物流行业会在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发酵。
  一、三四线市场。自2014年底到2015年,乃至2016年,三四线市场的物流都是热点。2015年,京东推出京东帮,苏宁推出服务站点,以及德邦在2C(到个人)上的入户等,均说明大家争先恐后地在三四线市场发力。而2016年会更成型,规模、优势会更明显。
  二、跨境业务。根据我从阿里了解到的,整个阿里的进出口业务,相比2014年、2015年的地标翻了四五倍。如今,订单规模已接近千万级,2016年这个数字会继续拉大。这将推动跨境物流,包括保税仓业务,跨境服务类公司的发展。因而,跨境业务在2016年将是爆发式增长的一年。日日顺也在运营海外物流,2016年同样会在这方面加大力度。
  三、“无车承运人”模式。货运领域的卡行、维天运通等,同城业务速派得、云鸟以及类似的京东帮,经过2015年的市场沉淀,以及地推落地,在2016年会形成一定规模,并在整个货运市场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将是一个质的变化。
  四、同城配送以及最后一公里。尤其是在同城配送上,我认为可分为两个大的维度:一是2C端业务相对来说已经趋近于成熟,二是O2O或者用众包模式这种同城配送的物流,在2016年会有一定的规模式增长。
  日日顺在无车承运人和同城配送上,“车小微”主要就是承接最后一公里和主动配送,在这个平台上,我们拥有将近九万辆车的运营规模。此外,我们在推广城市站。城市站加车的落地业务模式,我们在2015年已经做了十几个城市的样板,2016年还会加速落地推广。
  发展新品类,向商务场景渗透
  三四线市场是物流的基础网络。2013年,日日顺物流就推出了全国覆盖无盲区的理念。日日顺一直以大家电配送为主,但电动车、自行车、健康器材,这三种品类的线上销售率连1%都不到,渗透率为什么如此之低?
  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解决物流配送的问题。在这一块业务上,如果我们将其标准化,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而,2016年我们要做品性、属性相近的大件产品的行业性拓展,比如上述三种品类,将是我们着重发展的业务方向。
  大家都知道,未来的电商场景,更多的是商务场景。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快消、商超这两个业务板块,也值得我们在2016年做一些尝试,在仓储、配送节点进行布局,同时也会兼并一家公司。
  “快”和“准”是竞争着力点
  在三四线市场,基于此前的基础服务标准,我们还会在两个“点”——快和准上着力拉开竞争差距。在三、四线城市,有1500多个区县,我们会根据互联网大数据下沉的情况,做到“首订次达”,甚至一些三四线城市做到“当日达”。
  其实,从一定意义上讲,不管是一二线市场还是三四线市场,快并不一定是消费者想要的,准才是最大“痛点”。最初的准是以“天”为单位,比如消费者要求10日送到,日日顺就争取10日送达。但对消费者而言,这不一定是他最想要的,因而我们现在约定到点,比如16点送达。锁定一个“准”字,真正让消费者在家收货的时候做到“点”的可控。此外在预约、准时送达、前端的荣誉评估、消费者的评价等环节,我们也要重点推进。
  做到准,必须要打通几个关键环节。首先,仓库、配送车以及到达消费者的家中,每一个节点都是标准化的作业时间,时间都要具体到几点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