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力治物流业顽疾 商用车企将面临新商机
2014/10/23 23:21:41

      2009年“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年)》。时隔5年之后,今年10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简称《中长期规划》),《中长期规划》聚焦我国物流业转型升级中的主要矛盾,将着力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鼓励行业创新,进一步提高市场化程度。国家力求治理物流业的顽疾,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
  顽疾仍存在
  物流业“审批多”、“收费高”、“行路难”和“税负重”等顽疾长期困扰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提出,我国物流业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落实,一些地方针对物流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问题突出。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振兴十大产业的规划,物流业在十大产业中是惟一的服务业。201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推动物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被业界誉为物流业的“国九条”。物流“国九条”涵盖了降低物流企业费用、调整物流行业税率等受行业广泛关注的问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就物流“国九条”政策的落实情况在物流企业中进行调查。调查报告称,企业负担仍然较重。物流企业运行所需资质、证照管理层级多,手续繁杂。如运营车辆要《行驶证》还要《营运许可证》,驾驶员除了《驾驶证》还要《从业资格证》。多数证照要收费还要年检,一些大型物流企业不得不设置“证照专员”岗位。而乱收费、乱罚款、乱设卡“三乱”是物流行业的一个顽症。公路乱罚款屡禁难止,物流企业已将公路罚款纳入运输成本,约占5~8%。城市配送车辆“进城难、停靠难、装卸难”。大件运输企业“行路难”、“收费高”。
  国家层面对我国物流业发展很关注。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1月到山东物流企业考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几次提到物流业发展问题。在今年6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清除各类地方“关卡”、“壁垒”,建立“物畅其流”的市场大通道。
  落实很关键
  在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及物流“国九条”之后,有关部门和地方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从这几年的落实情况看,物流顽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作为指导物流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长期规划》会不会像《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一样,只停留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指导上,业界还不乏担忧。对于《中长期规划》的落实,记者采访一些物流企业,他们认为,《中长期规划》出台,无疑给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政策红利,但是纲领性的文件带来的影响有限,他们很关心落实和执行情况。
  物流企业反映,《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落实就不太理想,过去几年,该规划也并未对行业格局产生多大影响。《中长期规划》中提到很多物流业的现实问题,比如打破地区封锁,解决乱罚款、乱收费问题,这些都是行业多年来的陈疾,这些年来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因为其中涉及到执行者的利益,而且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利益,政策的落实很困难。有物流企业负责人表示,高速公路收费问题提及多年都没有解决,降低过路过桥费,涉及多个部门的利益,很难协调,而降税则涉及到税收体制的问题,更难解决。
  记者了解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就《中长期规划》的落实召开座谈会,收集物流企业对落实政策的建议。该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表示,落实规划既要通盘考虑,也要重点突出,抓住企业反映强烈、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尽快取得突破,见到实效。
  惠及商用车
  尽管有一些制约物流健康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物流律师网—律师法律网|上海物流律师网|上海物流纠纷|上海货运纠纷|上海货运律师|上海货代律师|运输合同|海事海商|上海海事律师|上海海商律师|上海交通事故律师|物流法规|无单放货|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租船合同|logistics law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