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区块链到底有多热?会和供应链金融擦出怎样的火花?

[日期:2017-02-05] 来源:万联网  作者:萧凯豪 [字体: ]

2016中国区块链大事件

 

央行首次将发行数字货币作为央行的战略目标

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探讨了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等技术。在央行全国分行长会议结束之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期间特别提到了有关数字货币的相关问题。周小川认为,数字货币作为法定货币必须由央行来发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交易。不久央行官网发布会议公告,对区块链等数字货币技术显示出了高度肯定,表示将会积极研究探索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并且首次将发行数字货币作为央行的战略目标。这对于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在中国的发展释放出了积极信号。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特邀成员、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指出,未来的央行数字货币将可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分散式账簿特点的本位币;未来的央行数字货币可实现“点对点”支付结算,不需要借助第三方中心化机构。

到11月,央行已经完成两轮数字货币原型修订,未来有望在票据市场等相对封闭的应用场景先行先试,但暂未制定明确时间表。

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成立

2016年4月,专注于分布式账本及其衍生技术研究的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简称ChinaLedger联盟)在北京成立。

ChinaLedger联盟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共同合作研究区块链技术,结合中国政策法规和中国金融行业独特的业务逻辑,以使得符合中国的政策法规、国家标准、业务逻辑和使用习惯。据悉,将来ChinaLedger联盟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协议将会是开源的,各界可以在这个基础协议上搭建具体的应用场景。

10月, ChinaLedger发布了其首版白皮书。白皮书阐述了其设计理念、现阶段使命及未来愿景。

中国机构及企业受R3等国际区块链联盟青睐

2016年,中国平安、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成为大陆加入R3区块链联盟的传统银行机构。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香港友邦、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也纷纷加入R3。它们将与联盟成员一起开发区块链应用,搭建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和区块链应用平台。

此外,还有两家中国区块链企业加入了超级账本(Hyperledger)项目。5月29日,Hyperledger的官网上宣布了新一批的加入者,其中就包括北京艾亿新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和来自上海的区块链初创企业Onchain。

31家国内金融企业共同成立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

2016年5月,31家国内金融企业共同成立了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其中包括平安集团、腾讯子公司等。这是继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参与投资的ChinaLedger项目之后,国内第二个区块链联盟。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旨在整合研究资源、形成研究合力、提高区块链技术研发能力、探索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区块链研究工作组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于2016年6月15日宣布成立区块链研究小组,由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原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任组长。成员包括了各大传统金融机构、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金融基础设施机构、科研院所。这一组织旨在广泛调动产业生态链,搭建完整的研究网络,研究区块链的应用及问题,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该组织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学术交流中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IDG、百度等向Circle投资6000万美元

基于区块链的支付应用公司Circle于2016年6月22日宣布获得由中国财团提供的6000万美元D轮投资。领投方为IDG,Breyer Capital、General Catalyst Partners、百度、中金甲子(CICC ALPHA)、光大控股、万向和宜信也参与了跟投。该公司同时宣布在中国成立子公司Circle China。Circle已经在逐步实施真正的全球支付应用开发任务,未来美国、欧洲和中国用户都可以通过短信来交换价值。

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区块链与金融科技创新”分论坛举行

2016年7月30-31日,2016·第六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三届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在沪举行,本次峰会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主办,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提供学术支持,与蚂蚁金服集团战略合作。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央行原副行长李东荣,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姜建清,中国社科院原常务副院长王洛林,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黄浦区领导汤志平、杲云,以及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业界专家学者及嘉宾近700人出席会议,其中出席本次大会的演讲和讨论嘉宾共计110位。

在平行会场五“区块链与金融科技创新”上,监管部门、业界及专家学者从全球趋势话题切入,解答了如何从概念落实到技术层面,给从业者指引方向,从实质上推动中国区块链产业的发展。万向控股副董事长、万向区块链实验室发起人肖风谈了他对区块链技术的看法,他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分为四层:网络层、数据层、通用协议层和商业应用层,区块链真正有商业价值肯定是数据层、通用协议层和商业应用层。蚂蚁金服首席技术官程立指出,区块链技术的使用会看场景需要,不会“为用而用”。平安集团首席创新执行官屠德言直言,区块链将应用于征信和场外交易。

区块链监管议题获得进一步重视

2016年6月,中国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了民法典草案文本,将赋予数字资产法律意义。中国立法者还需要时间对数字货币进行分类,期待在未来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的监管机构一样,在数字货币监管问题上取得进展。

11月,《区块链应用在金融领域的法律政策研究报告》在“2016中国经济媒体领袖秋季峰会”上发布。这本白皮书集结了国内顶尖研究中心、监管、法律和技术领域专家的共同研究成果,聚焦了互联网和区块链的技术应用,探索创新。

国务院将区块链写入“十三五”规划

12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网上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3号文件。本规划是指导“十三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信息化工作的行动指南,其中就提到了区块链一词。

规划中提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区块链、生物基因工程等新技术驱动网络空间从人人互联向万物互联演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将无处不在。”

 

金融区块链的5大典型应用场景

1)数字货币。虽然数字货币的研究仍处于初期,但它的到来已经势不可挡,区块链有望在数字货币领域担当重要技术保障。2013年12月,央行等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将比特币定义为“虚拟商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货币。但目前,中国央行正积极筹备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并招聘专职人员对数字货币展开研究。

数字货币设计的关键在于消除单点故障、保障账本数据安全。区块链技术综合已有技术,通过分布式记账、存储有效消除网络单点故障,并通过共识机制保障账本数据一致性、安全性和可追溯性。目前,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典型数字货币包括比特币、以太坊、莱特币和瑞波币。

2)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智能合约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程序,其内定义了合约参与方的权利和义务。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特性可保障智能合约的执行,可以为智能合约提供运行的平台。目前,典型的智能合约平台为以太坊。

然而智能合约的发展也面临重重问题:目前的数字资产化程度不足,智能合约的应用依赖于资产数字化,资产数字化后才可通过编程的方式完成资产流动。智能合约自身的实施方案仍不成熟,其安全性仍有待商榷。

3)跨境支付。这是当前被行业普遍认为区块链最能发挥价值的应用领域,主要原因在于传统跨境支付的多个痛点:需要经过开户行、央行、境外银行、代理行、清算行等机构,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账务系统,因此速度慢、效率低。

4)供应链金融。在供应链金融链条中,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信息的整合至关重要。但目前各企业维护自己的数据信息,信息孤岛增大了信息整合的难度。 而区块链技术将每个交易方变成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企业的各项资产、产品以数字化的形式在网络中体现,任一节点间的交易都会被全网认定,物流信息也可通过产品地理位置信息的改变在网络中体现。同时,区块链保证交易信息不可篡改。

据测算,在全球范围内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应用,能帮助银行的运营成本一年缩减约135-150亿美元、风险成本缩减11-16亿美元;买卖双方企业一年预计能降低资金成本约11-13亿美元及运营成本16-21亿美元。

5)大数据交易。自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立,全国陆续出现了15个区域性大数据交易中心。截至2016年9月1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交易额累积突破1亿元,交易框架协议接近3亿元。未来3-5年,大数据交易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但数据交易双方的责任认定困难。数据具有很强的伪造性和可更改特性。而区块链的防篡改特性可明确问题责任方,溯源、加密特性可保护数据拥有方的权利。

 

当区块链遇上供应链金融

工信部、国标委等单位在2016年联合发布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指出,“区块链是信用机器”,区块链技术也是“一种大规模的协作工具”,供应链和金融的本质都在区块链上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区块链天然适合运用于供应链金融。

在整个供应链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各类信息被分散保存在各个环节,信息流极度缺乏透明度,供应链信息不透明、不流畅将导致供应链各个参与主体难以了解行业交易的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一方面影响到整个链条的效率,另一方面是供应链整体的信用体系无法建立。

区块链技术具有数据不可篡改和时间戳的存在性证明的特征,确保数据在交易各方之间公开透明,而且是可追溯的,彻底根除了供应链各个环节信息共享中障碍。区块链重新塑造了供应链的信用体系,从而解决了供应链融资中的信用风险问题。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主要的应用场景体现在:

1、静态模式:确保基础资产和贸易的真实性,通过区块链网络,使供应链各方在统一区块链中进行展示,有效防止合约被篡改或者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利益的损失。

2、动态模式:动态保障供应链中,上下游交易真实性,供应链上各个交易方可以直接在区块链上确认一个交易,形成一个数据记录,通过区块链确认真实的业务往来让交易过程更加透明。

此外,通过整合以银行为业务主体的资金流优势、以核心企业为业务主体的信息流优势、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分布式信用体系的优势,吸引银行、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和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平等的参与主体,联合提供供应链金融产品与服务,建立“四流一池”的供应链金融体系,打造产融结合的新模式。

“四流”是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商流的深度融合,“一池”是指在供应链内部建立虚拟现金池。

基于“四流一池”的供应链金融新模式运作关键在于:银行主导资金流,核心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主导信息流,物流公司主导实物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主导商流,供应链内部设虚拟现金池,最大限度地加速参与主体间现金流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整个交易流程可以分为七个步骤:

第一步是买方向供应链现金池中心提交购货单据;

第二步卖方向供应链现金池中心提供销售发票,确认需要提前收到现金;

第三步是核心企业利用区块链技术获取买卖方相关信用信息,并将信用信息提交给银行,做出担保承诺;

第四步是银行委托核心企业管理抵押的仓单或实物;

第五步是银行接受供应链现金池中心申请,贷款给买方;

第六步是银行接受应收款抵押,将款项打给卖方;

第七步是买方到期时足额向银行还款。

 

新模式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控制的结构化操作模式设计,核心企业对动产提供自有库监管、在途监管和输出监管,线上和线下交易平台提供被授信者的交易和信用记录,虚拟现金池管理与中小企业进行信用捆绑,有效隔离和缓释信用风险。

 

银行、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和交易平台的合作信息都在区块链中分布式记录和存储,形成了供应链金融信贷封闭自偿化和自治化,有效地控制了中小企业经营稳定性差从而影响资金安全的问题。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