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网络金融火了,银行纷纷宣布开始行动!

[日期:2017-11-03] 来源:万联网  作者:财资一家 [字体: ]

随着互联网+与金融科技的强势崛起,银行机构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传统银行业务的互联网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平台搭建、场景金融、网络金融成为商业银行转型智慧银行的发力方向。

8月25日,工商银行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关于组建网络金融部的议案》,决定在该行组建网络金融部。此前,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相继在2014年、2015年成立了网络金融部。从电子银行、网银到网络金融部,可以看出银行业务在向网络化发展。

国有巨头调整架构,向网络金融转型

根据财资一家对上市银行2017年半年报关于互联网金融战略的解读来看,国有大行的互联网金融战略侧重在平台和产品创新、开拓获客渠道等方面。

工商银行:夯实平台,力推智慧银行战略

从2015年3月23日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平台“e-ICBC”品牌,到2015年9月工行互联网金融战略首次升级,再到如今冲刺智慧银行,工商银行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持续升级完善以开放式网络银行平台融e行、电商平台融e购、信息服务平台融e联为主体,覆盖和贯通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整体架构,加快网络融资业务发展。截至今年6月末,融e行客户数突破2.67亿户,客户数、用户粘性和市场份额稳居市场第一;融e购上半年交易额5239亿元,非金融交易占比达到90%,B2C客户数7143万户;融e联客户数9349万户,较年初增加2701万户,相继推出了衣食住行等多场景应用的便民生活服务;网络融资余额7420亿元,继续保持国内第一。

农业银行:聚焦“三农”,以科技推动惠民工程

2014年4月,中国农业银行在保留其原有电子银行部的同时成立了网络金融部,定位于推进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农业银行开展“数据网贷”试点,通过与核心客户数据对接,为核心企业上下游小微企业客户集群提供纯信用、无需抵押和担保的融资服务,产品全程网上操作,期限灵活效率高。推出“农银e管家”电商服务平台,目前已在9.6万个惠农服务点上线了电商平台,向平台上的小微企业、农户提供供应链线上管理。截至2017年6月末,企业网上银行客户(含银企通)总数达492.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8.7%;上半年交易额达34.5万亿元;对公产品的线上覆盖率由上年末的71%提升至85%。

中国银行:深耕场景,锁住线上客户

2014年3月底,中国银行总行就做了架构调整,撤销电子银行部,成立网络金融部。中国银行作出此项调整,是基于网络金融的视角和原来电子银行的视角有比较大的不同。电子银行是聚焦在建设自己的渠道,而网络金融是跳开原有的渠道,去看怎么通过大合作,去和市场上有流量入口效应的互联网企业合作。

中国银行顺应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应用趋势,完善线上交易推广机制,优化“E融汇”品牌交易服务,启动“金球”精准营销项目,有效提升线上交易量。积极参与境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向境外机构投资者推广银行间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代理业务,有效建立交易联系。持续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推进信用风险缓释机制建设,确保业务良性发展。对客结售汇市场份额稳居市场首位。(详细数据见完整版报告PDF,文末附下载通道)

建设银行:打造网络金融生态系统

2002年,建设银行成立电子银行部。2015年初,建行总行对该行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原电子银行部更名为网络金融部。建行表示,按照“智慧、泛在、跨界”发展方向,建行全面启动互联网金融战略,抢占互联网金融制高点。

与此同时,建设银行加快打造集交易、营销、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网上银行。推出银企直联、保e生、慧医疗三大网络金融生态建设服务模式,企业网银用户规模快速增长,覆盖六大洲,23家海外机构。截至2017年6月末,建设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用户数2528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81%;企业网上银行用户数54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1.63%。个人网上银行上半年交易额18.99万亿元,同比下降3.08%;交易量46.99亿笔,同比下降38.56%。企业网上银行上半年交易额120.39万亿元,同比增长27.27%;交易量10.34亿笔,同比下降10.34%。

交通银行:打造线上“第二交行”

2015年7月,交通银行悄然成立了互联网金融业务中心。对于线上“第二交行”的打造,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交行重点要做三件事:一是以互联网思维打造互联网金融,把商业银行创新融入互联网,结合银行优势做顶层设计;二是整合“线上线下”渠道,搭建互联网金融的共享、跨界和交易平台;三是争取提供更有市场的金融服务。提升到全行的经营模式来看,打造线上“第二交行”只是一种体现形式,建行要做的是整体“互联网转型”,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探索以公司化的方式为全行互联网转型进行探索;第二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工具,对存量客户价值再挖掘,推动全行数字化;第三是探索用组织机制固化前两者的成果。

2017年银行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交通银行大力推动多渠道平台建设,持续提升电子渠道综合化、协同化管理能力。截至6月底,境内行电子银行交易笔数达31.60亿笔,交易金额达人民币113.57万亿元,电子银行分流率达93.78%,较年初提高2.36个百分点。

股份制银行先锋试水,成网络金融主力

股份制商业银行较五大行更早地开始了互联网金融的探索,相较于五大行的保守,股份制银行的发展方向、合作模式更灵活多变。

中信银行:技术、渠道、支付、跨界,全面展开互联网金融战略

中信银行利用大数据技术,围绕线上客户特征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开展基于客户画像的精细化客户运营,为产品设计优化和触客营销提供了重要支持。2017年上半年,中信银行通过大数据精准营销累计获取个人客户23.57万户、带动活跃客户95.62万户,带动客户管理资产提升123.40亿元。中信银行致力于建立健全电子银行实时风控系统,强化对个人网银、手机银行客户交易风险的实时监控和事中精准处置,确保客户体验及其交易资金安全。

民生银行:“民生网融生态圈”,打造“未来的银行”

2014年,民生银行将电子银行部更改为网络金融部,明确其主要职能包括直销银行经营,负责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网络支付等开发与推广;2015年,增设信息技术中心,专门负责网络金融平台建设和产品开发。

2017年,民生银行加大网络支付市场布局力度,围绕“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两大体系,积极携手互联网平台建设“科技+金融”新生态,2017年上半年,手机银行交易笔数2.29亿笔,同比增长13.93%,交易金额4.68万亿元,同比增长20.62%;直销银行如意宝申购总额17174.33亿元;个人网银交易笔数9.71亿笔,交易金额5.29万亿元。

招商银行:“轻”运营铸就网络金融

2017年上半年,招商银行APP和掌上生活APP月活跃用户双双突破2000万;网上企业银行客户数增长11.39%,交易笔数同比增长88.05%;同业招赢通平台正式签约金融机构达1108家,线上交易替代率近50%。

在零售金融领域,招商银行坚持“手机优先”策略,2017年上半年,招商银行APP推出直播、收益报告、收益牛人榜、收支记录2.0等功能,围绕客户手机不断打造经营服务新模式,持续提升客户线上活跃度与黏性。掌上生活APP持续升级智能服务,打造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信息推荐功能,大力发展现金型消费信贷业务,推出e招贷产品。截至2017年6月底,招商银行APP累计下载客户数4805万户,年度活跃客户数2855万户;掌上生活APP累计绑定用户数3753万户,年度活跃用户数3195万户;e招贷产品交易规模381亿元,余额逾300亿元。(完整版报告PDF将介绍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详细数据,文末附下载通道)

互联网银行基因优势,探索网络金融新模式

从2014年开始,中国银监会陆续批准了数批试点民营企业的筹建申请,这些民营银行大多自带互联网基因,其中由蚂蚁金服主导的浙江网商银行(简称“网商银行”)、腾讯主导的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简称“微众银行”)、新希望主导的四川新网银行、永辉超市主导的福建华通银行、卓尔控股主导的武汉众邦银行、用友网络主导的北京中关村银行、苏宁云商主导的江苏苏宁银行和中发金控主导的吉林亿联银行均明确定位为“互联网银行”。这其中,首批获批成立的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网商银行:探索完整供应链生态圈

传统的交易银行在一般供应链金融的基础上更专注于大型企业的跨国服务,而网商银行则更专注于服务自有平台上的国内外小型客户,小存小贷,服务长尾,专注于500万元以下的贷款。

相较于传统银行的交易银行模式,网商银行可以获取实时、完整的物流数据,数据完备性上更进一步。同时,又比UPS Capital 等传统优质供应链金融服务商掌握更细致的客户交易数据。再加上客户对其电子商务平台的高度粘性,以及其先进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所以网商银行供应链金融的生态圈极度完整。

微众银行:简化产品,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业务

微众银行的大部分贷款余额来自于微信、QQ上的微粒贷入口。微粒贷产品极度简化,每个客户只能看到单个页面、单个利率,在这个信息过剩、时间碎片的时代,简化的、直达需求的金融产品的接受度和普及速度被证明是较好的。而这些贷款业务的主要审核依据,是腾讯所掌握的用户社交行为数据,以及外部查询的其他征信数据。社交行为数据不如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那么结构化,因此需要将其处理成征信可用的结构化数据,技术含量较高。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