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造企业而言,时间就是生命线。互相依赖的供应链、日益严苛的质量要求、不断上涨的制造成本,都使得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少企业抱怨说:“千辛万苦才搞定了新客户,好不容易拿到的订单,加班加点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却因为物流耽误了时间,客户没能在企业承诺的时间内拿到货,企业收不到尾款或得了差评。”
经济全球化使得物流管理开始向供应链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从日前完成的中国制造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被访者认为,好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不但能降低仓储费用,还能帮助制造企业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物流服务还在降低劳工成本、避免罚款、提升企业专业形象、销售额、开拓新市场以及改善现金流方面都有一定贡献(参见图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以快速反应的物流降低仓储费用的认识上,真正能通过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改善现金流的企业尚属凤毛麟角。(参见图1)。
本次调查所涉及的“物流供应链”是指,企业通过一体化的供应链,从产品的市场需求开始,到满足需求为止的时间范围内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中,所有涉及到物流活动的部分所形成的有机链条。此次参与调研的制造企业超过253家,其中出口企业占80%,有52%的企业年销售额超过6千万元,电子制造企业占33%,机械制造企业占14%。
好物流提升满意度
总体来看,本次调查所反映出来的现状有喜有忧,喜的是,今天大多数制造企业对物流供应链的认识,比前几年有很大进步,尤其是电子行业和机械制造行业,其整体市场竞争和采购早已与国际接轨,促使这类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在意识方面获得了很大提升。忧的是,在实际应用上,大多数中小企业在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力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所面临的管理挑战会不一样。
全球经济放缓令今天的外贸竞争日趋白热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除了产品多元创新外,通过拓展新市场、跨境电商等方法,成为制造企业最主要的突围手段。开拓新市场,尤其是中南美洲,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比较高。新兴市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海关政策,令物流服务变得更加复杂多变,而跨境电商业务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服务的满意度,只有物流能力提升了才能加速整个销售链的循环速度,加快资金回收从而增加公司的利润。而且一直以来物流成本都是在线外贸最大的成本支出,只有做好跨境物流才能提高外贸行业的整体利润。因此,新的竞争环境促使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努力提升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帮助企业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突围。选择降低售价的中国出口制造企业反而很少,表明企业正努力跳出低价竞争的泥潭(参见图2)。
深圳市美雅时表业有限公司曾经有个对交期要求很严格的巴西新客户,前期公司花了很大精力将定单的生产周期缩减了10天,可是因为海外运输过程和清关的延误,导致交期过了客人还没有收到货,公司很可能因此要承担违约的后果。
今天的物流供应链不再是简单的送货,要从传统物流向智慧物流转变,用高效、安全和可持续性的物流来提高终端客户的满意度。这次调查中,当被问到“你的公司是否曾因物流运送的原因带来损失时,多数制造企业或多或少曾有过损失(参见图3)。这其中既有制造企业自身的原因,也反映出物流服务商能力的有问题。
对此,南开大学商学院教授李勇建指出,首先要找出原因,分清楚责任,才能解决问题。从制造企业自身来看,货损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产品包装不当造成,也有可能因为设计缺陷造成,那么企业就要吸取教训,改善产品的包装或设计。如果是物流公司方面的问题,如货物经过多次倒手,因搬运方式不当造成损坏,索赔并不是最好的办法,毕竟大家是长期合作商,很多事情可以沟通解决,查明原因避免问题再次发生。实在解决不了,企业再考虑更换物流方式或更换物流服务商。
此外,在外贸业务中所涉及的跨国物流管理,李教授建议制造企业做好发货余量管理,比如易损的电子原器件,考虑到之前的货损比例,在发货运输时,可以多交付5%~10%的货物,以防万一在物流过程中造成损失,合格产品也不会因数量不足延误了交期。虽然看起来多发货会增加成本,但跟补货的时间和费用相比,这样做更划算。
深圳市美雅时表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春林表示,这两年外贸大定单客户逐渐减少,小B客户不断增加,MOQ越来越少,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对产品、服务都有定制化要求。企业是否能快速响应客户的要求变得非常重要。
调查显示,虽然有34%的被访企业在短期内有提升物流供应链的计划,但与之相矛盾的是,过半被访者并不愿意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或学习。
从战略高度看物流供应链
调查显示,只有行业中极少数大企业已经把物流供应链纳入重要发展战略,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在这个方面重视程度不够,竞争力不足(参见图4)。传统物流管理通过运输商品来满足市场要求的模式已不再适用,通过一体化的供应链,将信息、资金等各种资源转变成一体化模式中的一部分,才能保证企业在多元化的发展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5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去年中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8万亿元,占GDP的比率为16%,物流成本占到一些制造企业成本的30%~40%。在市场激烈竞争之下,全球贸易的形态更加多元化,跨境电商、小B等业务更加复杂,订单碎片化越来越明显,如何让产品安全快速送到客户的手中,物流服务变得更为关键。
青岛银龙飞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钱琳告诉记者,物流供应链管理的好坏对产品的成本影响很大,以前他们做跨境电商业务,总是把货走海运发到美国的海外仓,然后再从美国分销,虽然海运运费要比空运便宜,但海运加通关最快要一个月,时间成本加上关税5%,总的物流成本接近25%,还有些仓储等隐形成本没有算进去。现在美国海关政策发生了的变化,小批量订单能免税,走空运两天就送到了,最低的能把成本控制在19%。有的时候,交易量小的小B客户也会问钱琳有没有好的物流公司提高其交货速度。钱琳觉得小批量订单走空运比较好,以后该公司也会根据客户的需求变化来调整物流策略。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只有16%的企业认为自己在物流供应链服务方面优于竞争对手,八成以上的制造企业在精细化管理上还存在短板,其管理重心还聚焦于采购和制造环节,而物流管理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李勇建认为不必太悲观,大多数制造企业刚刚开始重视物流供应链管理,看到的问题比成绩多,所以显得有些不自信,这也说明这些企业有供应链优化问题意识和危机感,在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如何选好物流服务商
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自建物流对消费者而言,能大幅提升用户体验;对企业自身而言,提升库存周转率,货款回收及时,保证了现金流。但是,大多数中小制造企业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能力自建物流体系,那么,选择适合的物流服务商就成为提升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关键。
此次调查发现,虽然有物流长期合作服务商的制造企业已经占到67%,说明他们已经很重视物流合作关系的培养,物流供应链运营的意识有了,但只有一半制造企业对整体合作满意,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现有物流服务商的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参见图5)。
不同的制造企业在选择跨境物流伙伴时,对其业务能力的需求不一样。除看重物流服务商是否拥有全球物流网络外,不少制造企业选择具有先进的IT管理系统,能随时查看货物运输状态的服务商;一些清关能力较弱或目标市场清关复杂的企业,则希望物流服务商具有强大清关能力;另有一些企业市场分析能力不足,期望物流服务商能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帮助他们了解并掌握市场动态(参见图6)。
物流业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整合。这些先知先觉的企业,已经意识到好的物流企业能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而大数据和清关能力对出口企业来说,也具有很重要的的价值。他们发现,相对本土的物流服务商,那些具有全球布局、有跨国物流服务经验的专业物流企业,已经建立规模庞大、可信度高的全球运输基础设施,开发出全面、富有竞争力并且有担保的服务组合,并不断利用先进的科技来支持这些服务。
虽然中国的物流业在不断缩小与国际物流巨头之间的差距,但是,从供应链基本流程考虑,计划、采购、制造、交付、回收和执行这六个主要环节中,计划环节是中国物流服务商供应链管理的短板,正如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中国首席代表王国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中国物流企业还需要提升以下两方面的能力。
1.需求预测能力。跨国企业广泛地采用网络规划设计软件、大数据分析预测、全过程库存优化管理等技术,在供应链全过程实现模拟仿真设计,提高预测准确性,实现了全过程最优规划。
2.供给和需求协同能力。要将订单拉动作为整条供应链的动力,跨国企业会将订单均匀分配到所有环节,实现约束理论下的效率最大化。
总之,中小型制造企业在根据产品交期的轻重缓急,分层级做好物流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和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挑选能力强、效率高的物流合作伙伴,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因自身规模小议价能力低,中小企业只能不断把自己份内的采购、制造管控好,给物流服务商和客户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李勇建建议,有实力的制造企业要加大IT管理的投入力度,做好精细化管理。当企业自身的信息化管理顺畅之后,才能跟物流服务商的IT系统无缝链接,跨企业协同信息管理得以实现,运输仓储安排才能全程可控。这样到位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会给客户带来信赖感和安全感,让制造企业在竞争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