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物流业受到了政府、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网络购物活动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配送难、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配送贵、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快递爆仓等社会热点现象,拉近了物流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之间距离,也让更多的普通百姓切实体会到了物流的方方面面。人民群众有进一步了解物流与百姓生活之间关系的迫切需求。2013年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和汪洋副总理在10月25日主持国务院召开部分城市物流工作座谈会中,多次提到了物流、运输、配送、快递等问题,而物流、运输、配送、快递、邮政等名字也经常见于报刊、杂志、电视媒介中,那么,该如何认识和了解以上五个名词的内涵与外延,以及它们的实际业务运作,以便大家用好物流服务,便利化日常生活呢?以下从理论和实践来方面来进行阐述,最后,提出日常生活的选用建议。
一、理论上的认识
物流即是一个产业概念、也是一个系统概念。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明确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从《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可以看出,物流业涉及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邮政业、批发业、零售业、商务服务业、包装服务业等。其次,物流的系统性体现为:物流活动由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主要业务活动构成,物流活动具有一般系统的输入、处理、输出特性。以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为服务对象的运输、配送、快递、邮政的各项业务活动均属于物流活动。而运输的客运部分、邮政的金融、代理发行业务等则不属于物流业务。
1、运输与配送的区别与联系
从运输的概念来看,广义的运输包括干线运输和配送。狭义的运输主要是指干线运输,使用的是大型货车或铁路运输、水路运输等的重吨位运输工具;形式是少品种、大批量;距离是中长距离;附属的功能主要包括装卸搬运和运输包装。追求的是效率优先。而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服务属于区域内运输、末端运输以及门到门运输;使用的是封闭式的小型货车,一般不超过2吨的载重量;形式是多品种、小批量;距离是短距离,一般不超过300公里;附属的功能较多;追求的是服务优先,由于配送业务涉及广泛、作业环节多,因此经常将配送看成物流的一个缩影,并用“物流配送”来阐明配送在物流作业中重要作用。
2、快递与邮政的区别与联系
从快递与邮政的概念来看,邮政业属于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具有较强的公共服务属性。邮政实施政企分开后成立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除了依法经营邮政专营业务,承担邮政普遍服务义务,还受政府委托提供邮政特殊服务,对竞争性邮政业务实行商业化运营。
快递服务是在承诺的时限内快速完成的寄递服务,快递服务寄送的主要有信件、包裹、印刷品等,快递服务属于邮政业务中的一种。快递服务具有时效性、门到门、便捷高效等特点,快递服务的主要环节包括收寄、分拣、运输、投递等,快递业务的经营需要申请经营许可。由此可见,快递服务是一种高水平、高质量的运输或配送服务。
从邮政的普通服务业务与快递业务的具体区分来看。邮政的普适性服务业务以私人信件、包裹为主。邮政应当对信件、单件重量不超过5kg印刷品、单件重量不超过10kg包裹的寄递以及邮政汇兑提供邮政普遍服务。快递企业不得经营由邮政企业专营的信件寄递业务,不得寄递国家机关公文。快递企业经营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以外的信件快递业务,应当在信件封套的显著位置标注信件字样。快递企业不得将信件打包后作为包裹寄递。
二、实践上的认识
从实践中来看,以上五个名词往往与企业、设施相结合,而与人们群众的生产生活建立联系。
1、物流
从事物流业务的主体是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业务的载体是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物流企业主要有运输型、仓储型和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的分类标准有货运枢纽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口岸服务型、综合服务型。其中,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是从事零担或干线运输的物流企业。例如:天地华宇、德邦物流。以德邦物流为例,其主要提供精准卡航和精准汽运服务,近年来也拓展了经济快递服务项目。以从上海市邮寄一件包裹到成都市为例。其收费价格依次为2.9元/公斤、2.55/公斤、4元/公斤,起运重量分别为20KG、15KG、1KG,以30KG重量为例,比较其与快递企业的运费区别,选择普通快递企业的收费为280元,正常配送时间为3天。选择该企业3类服务项目的收费为:87元、76.5元、131元,服务时间为3天、4-5天、3天。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从事零担或干线运输的物流企业也开始延伸物流服务内容,开始提供快递服务。
2、运输
从事运输业务的主体是运输企业,开展运输业务的载体是各类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场(站)。主要类型由铁路货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铁路战略装车点、公路货运场站、航空货站、港口码头等。主要公司有铁路、公路、水运(海运)、航空运输企业。这类企业主要面向企业提供各类运输服务,与日常生活关联性不大。
3、配送
从事配送业务的主体是各类配送企业,开展配送业务的载体是各类配送中心、仓库、商铺。主要类型有面向消费者的配送服务,例如:家具、蔬菜、家电、食品等消费品的配送,由商贸企业自营或外包社会化配送企业完成;面向企业的配送服务,例如:汽车零部件的配送,由专业化的配送企业向汽车主机厂配送。配送中心的分类比较复杂,根据配送货物的属性,可以分为食品配送中心、日用品配送中心、医药品配送中心、化妆品配送中心、家用电器配送中心、电子(3C)产品配送中心、书籍产品配送中心、服饰产品配送中心、汽车零件配送中心以及生鲜处理中心等。
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配送中心分类有RDC、CDC、LDC。中央配送中心(centraldistributioncenter,简称CDC),是一种储存性的配送中心、储存量大、品类丰富,承担着向区域配送中心或地方性配送中心调货的任务,也参与少量向消费者的直接配送任务。区域配送中心(regionaldistributioncente,简称RDC),是一种流通性的配送中心,辐射范围小于RDC,主要面向消费者直接配送,并部分承担向地方性配送中心调货的任务。地方性配送中心(Localdistributioncenter,简称LDC)主要面向消费者开展直接配送。目前,大多数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均建立了RDC、CDC的两层配送网络。随着配送活动的日益普及,工厂或田间地头到消费者(F(FactoryorField)toC(Customer))的配送形式将大量涌现,从而使配送服务与快递服务的边界模糊化。
4、快递
从事快递业务的主体是各类快递企业,开展快递业务的载体是各类仓库、分拨中心、转运中心。例如:DHL在莱比锡、辛辛娜提、迪拜;香港、新加坡等地建立了全球性的分拨中心,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和武汉建立了国内运输分拨中心、在成都、福州、杭州、济南、南京、沈阳、深圳、苏州、西安、郑州等建立了区域运输分拨中心。
按照服务区域的不同,快递企业分为国际快递、国内快递、同城快递企业。按照航空公司对于快递邮寄物品的规定,每件包裹最大重量不得大于30KG。每件包裹最大长度不得大于1.2米。单件物品最大体积重量不得大于70KG。具体计算公式为:长×宽×高÷6000=体积重量。
5、邮政
从事邮政业务的主体是邮政集团公司,开展的主要业务包括:国内和国际邮件寄递业务;报刊、图书等出版物发行业务;邮票发行业务;邮政汇兑业务;机要通信业务;邮政金融业务;邮政速递业务;邮政物流业务;电子商务业务;各类邮政代理业务;国家规定开办的其他业务。其中,承担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物流业务的主要经营主体是邮政公司及邮政局、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邮政公司及邮政局开展的主要业务有“次晨达”业务、国内特快专递(EMS)、经济EMS、国内快递包裹、邮政国内小包以及普通包裹业务,均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普通个人用户日常经常会使用的业务有国内特快专递(EMS)、国内快递包裹、普通包裹业务。绿单是普通包裹,橙红色单子是邮政快递,另外一种则是最熟悉的EMS。从时效性来说,EMS最快,一般为2-3天,国内快递包裹为5-7天,普通包裹为8-15日。从价格来说,普通包裹价格大约只有快递的1/3,而EMS的价格大约又是邮政快递的3倍。
电子商务协议客户,经常会选用经济EMS、邮政国内小包服务。经济快递产品主要为电子商务B2B、B2C以及C2C规模客户及商业客户提供时限较稳定的物品类寄递服务;服务对象包括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产品,并在电子商务平台发起“使用经济快递”电子订单的零散客户,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产品且具一定规模的协议客户,以及批量商业客户。经济快递业务通达范围覆盖全国,服务时限为3-6天,部分偏远市县的运递时限略有延后。邮政国内小包服务(电子商务小包)是重点关注电子商务行业的各类寄递需求,向协议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实行批量交寄、预约投递、上门签收,投递过程短信通知,除了EMS以外,也只有电商小包能够送往乡镇和农村地区,但是重量不超过2KG。
三、日常使用的建议
对于百姓而言,选择各类物流服务,应从时效性、费用、区域覆盖、便捷程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于偏远地区,一般优先选用邮政服务;对于时效性要求很高、便捷性要求较高的物品,优先选用快递或邮政EMS,对于产品重量大于30KG以上物品,根据时效性不同选用邮政普通包裹或物流服务中的精准卡航和精准汽运;对于多频率、少批次的定期服务,优先选用配送服务。
作者简介:
李国旗,工学博士,江西南昌人,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物流设施布局优化、应急物流系统优化与设计。作为主研人员参加四川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加企事业单位横向合作项目20余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篇(EI检索4篇),其中第1作者25篇(EI检索3篇,CSCD核心库2篇),参与编著教材2本,以第1作者获得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获得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1次,获得校级奖励1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