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版块潜了不少日子,发现在这里投诉,抱怨和打听工资的不少。但分享自己职业发展经验的帖子不多。
今天突然有了感觉,想跟大家聊聊,也希望抛砖引玉,听听各位达人的看法。
首先说说我自己的情况:上海,04年二本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到目前为止,先后在两家世界500强的物流公司任职(大家也许猜得到,呵呵)。目前收入状况,税后年净收入在12W以上。个人觉得,横向和我认识的朋友同学比较,肯定不是最高,但也应属于不错的。当然,我在这里不想比较一些行业或者职位的灰色收入,因为虽有耳闻,但既然是灰色的,那就不甚了解了。
首先,我想说说大学的物流专业。看到论坛里很多帖子,把一些学弟学妹打击得一塌糊涂:P 但我觉得,行业这么多,不可能人人去做IT(当然IT也不是都是高薪),人人都去做金融,这有个人适合不适合的问题,也有机遇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如果你选了物流专业,那也没什么好沮丧的,各个行业到了一定程度,收入待遇水平是差不多的,那个时候差别主要取决于当前国家的经济气候,这玩意,谁说得清几年以后怎样。
我想从我理解的物流行业来讲,有一个两极分化的现象。首先,入门门槛较低,初级的岗位(例如一些不需要太多经验的岗位)要求较低,有些甚至高中,中专就可以做(当然,这两年大学生多了,稍大一点的公司会要求大专)。说实话,在我曾经经手的一些项目中,为了节省成本,建议使用学历较低的员工,一方面成本低,另一方面可能人员流动率低。而物流行业的管理岗位(并不仅仅指主管、经理等管理层,还包括一些管理规划的职位),则是需要学历或者经验(而且最好是丰富的经验)甚至是高学历加上丰富经验。恰恰无论在企业里做物流,还是第三方物流,或者是第四方物流,或者咨询公司,这些岗位,才能拿到较高的收入待遇。
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肯定不属于后者而是前者,也许有点所谓的专业知识,但没有经验,甚至有些专业知识都没怎么学好。对于没学好专业知识这点,我觉得不要急,根据我的感觉,物流的专业知识,你如果没有在实践中使用过,根本过于抽象,不联系实际很难派上用处。但也不代表你就不用学了,至少你达到以下的水准就是日后工作中碰到问题了,知道属于什么范畴,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还有就是一些实在基础的东西一定要掌握,就比如空海运操作实务等,这个是找工作的敲门砖,也是日后学习的助力器。
个人感觉在大学里要学好的课程,除了上面说的一些实务操作,还有就是英语(我想考个六级比较有帮助,必须的),运筹学,统计学,EXCEL(不要小看它,真正能用好它的高手可不多),有空的话,可以涉猎一下工业工程(国外的物流管理很多都是在工业工程学之下的)。
从上面的一些课程可以看出,想要做到物流行业的高级岗位,分析能力很重要,逻辑思路要清晰(类似于排马屁和厚黑学之类的能力,见仁见智,是个普遍性的规律,在这里我就不谈了)。
在学校期间实践方面,有条件的话,多去一些大型,比较规范的公司看看,特别例如大公司设立在保税区的大型仓库。如果用心可以学到不少。另外要培养自己的组织和管理的能力在学校里。想要做高级的物流岗位,你肯定要涉及到协调管理多方来达成一个目的,完成一个项目。因此组织,管理(不仅仅代表管人),协调和沟通能力很重要。因此,个人觉得,如果很内向,且没法改变自己的,不适合做物流。
再谈谈找什么样的工作,和怎样规划工作吧。有一点小小经验和大家分享。如果没有什么后门,或者社会关系,按正常途径,建议是要进一些世界级的大公司。有很多人在论坛上谈论DHL怎么怎么不好,UPS怎么怎么不行,APL怎样怎样的,想奉劝各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想从事物流这一个行当的学弟学妹,不要听他们的。如果有机会,请去这些公司,从这些公司出来,即使没给你带来多少经验,也给你带来了一个跳槽的较高的起点。当然世界级大生产企业的物流岗位也是很不错的。可能你无法在第一步就进入这些公司,但请不断积累,寻找机会。
进入了这些世界级的公司后呢?我的建议是找准机会,要去一些后线的部门和管理性质的部门,比如物流供应链设计部门(我想从事这行的都知道,这行主要分如下三类业务,承运人业务(航空公司,船公司等),货代业务,物流供应链业务)、IE部门等。或者去一些直接接触外部的部门,比如销售,订舱等。前者更容易让你累积经验,学习各方面知识,是一条更短的途径,让你达到管理的层面。后者呢,让你积累更多的行业和社会资源。
关于企业内部,特别是采购一块的内容,因为并非是我所亲身经历,所以不是非常熟悉.但是,从我一些做这块的同学和朋友的经验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比较重要:
1)如果是关务,那么要求你们企业或者你们这一类型的企业的海关流程相当熟悉(这里主要是指实务,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当然要理论实际相结合),整个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另一方面,我认为关务很重要的一块是人际交际能力,特别是与海关的关系.所以最好经常在一线与海关打交道.
2)如果做采购,这其实和物流专业也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相信大多数物流专业的人都学过供应商管理和采购管理.当你进入某个企业做采购时,对你这个行业的知识要努力学习,要了解你采购的产品,至少要成为大半个专业人事,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资深的采购.另一个需要具备的是产能分析和需求预测的知识和能力.很多跨国企业在面试和笔试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类型的题目.另外你要注意积累在日常工作中发生的对于应急案例处理经验,这也是在面试中经常会被提到的,这一点对是否录取你,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也许你会说,如果自己没有遇到过怎么办,那么当别人遇到时,你也要多想,多问,把它当作自己的经验,到面试的时候,又没有人会去查,是不是发生在你身上。做采购的,在面试的时候,另一个被经常问到的就是,如果管理供应商,如果你是一个规范的大生产企业,那你就把企业里的那一套学好,不只是了解跟丛,也要去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样才会有深刻的理解。
3)对于货运仓储所谓纯的物流这块,你可能不需要了解的非常细节(当然能了解最好),但大致的流程和一些关键点,还是要知道。否则,别人用各种理由搪塞你,你都不知道怎么被骗的。
上次谈到怎样找工作,找怎样的工作的问题。
上次我说的一些岗位,特别是世界级公司中的这些岗位,很少会录取一个刚毕业的本科生。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管理培训生,进入这些公司(当初我就是这样)。一般而言,管理培训生来说,公司相对比较重视,会安排你在各个岗位上轮岗学习,如果公司组织的好,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培训。我认为轮岗,对做物流这一行很有好处;一,因为物流是一个链条,如果你只是局限于某个局部,对整个链条是不会全面了解的,而且不利于你深层次你了解你所处的那个局部,即所谓只有联系起来看,你才会有更高境界的领悟,我和我过去的一些只在某个岗位上工作过的同事交流,会发现,有的做了很多年,但对于一些步骤为什么这么做,还是一知半解,因为他没有看到其他环节和这个步骤的关系。轮岗的另一个好处是,你可以认识不同部门的人,如果你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可以结识不少人,这对你今后的工作会有助力。第三个好处就是可以找到适合的自己的岗位。第四个就是在培训中或完成后,有更大的机会去到那些我提到的管理或者销售的岗位,会比别人要更早的完成这一阶段的规划目标。当然作为培训生,可能由于公司重视程度等不同,在给你培训计划上有差异,所以也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可能在开始时,会有心理的落差,不要以为自己就已经是管理人员了,要谦虚,任何一个带教你的师傅,即使只是一个单证,都比你有经验,对公司来说都比你有价值。有了这样的心态,才能做好。另一个关键,就是要主动学习。记得有一个我认识的MT,就是不太主动,结果因为不适合就离开了公司,因为公司里轮岗时,别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如果你不主动问,没有人有义务要把你教会。如果这样,可以说,作为MT就是你最大的失败,你浪费了时间,但你什么都没学到。
说实话,肯定不可能人人都成为MT,那怎么办呢?我认为,客服、销售助理、保税企业的操作、保税区的关务,都是不错的起步的岗位。因为客服相对来说是涉及到方方面面比较多的岗位,而且如果在货代企业,做一些以普通报关方式客户的客服最好,学到的最多。销售助理的起点也相对较高,会接触客户信息,财务,日常操作等多方面的知识,而且也比较容易可以转做销售。保税区企业的操作和关务,因为可以学习了解比较特殊的海关流程和其他一些保税企业的财务、规则等知识,是比较吃香的人才,以后很容易向物流方案设计、大型企业保税仓库管理、企业内部物流经理等职位发展。
如果上述大公司的岗位还是没有机会进的话,建议去一些中型公司的上述岗位,然后再跳。
关于跳槽,我想说的是,不要太频繁,但要时刻关注市场的职位需求情况。每跳一次,要达成自己职业规划的一个阶段目标。我倒也不赞成完全忽视薪水收入的因素,毕���每个人都要吃饭,要买房,要结婚。但是,特别是刚开始工作,如果只是为了30%以内的薪水,而放弃一份比较有前途的工作,则不太值得。一般而言,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跳第一次槽,我认为至少是在一年以后。
除了关注外部的信息,也要关注内部的信息,比如一些转岗的机会。如果你不是MT,这是很好地了解其他环节知识,甚至是提升职位的好机会。
我个人的感觉是,不要把自己限定在某个岗位,要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向着自己的下一步的目前前进(也许你无法规划到很远,至少想好你下一步要做什么)。一线的岗位晋升很难也很慢,一般来说都很累,(当然,如果你很出色,有机会晋升当领导,也不要放弃)这样的岗位只是一个踏脚石。另外一点想提醒的就是,特别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做物流的学弟学妹,做物流的,经验和人脉是第一位的,所以对你们来说,开始的时候,你们什么都不是,所以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可能职位很低的前辈员工,在公司的眼力,你一个本科生,可能还不如一个干了多年工作的初中生。
坦率地说,我所做的这一块和国内公司打交道的机会不是非常多,但是,我认为从行业来看,国际公司已经在中国开展了抢占网络资源的战争。目前来看,上面所提到的不少国内物流公司,有如下一些优势:一是低成本,二是熟悉国内的快递和运输市场,三是在项目运作上比较灵活(不象跨国企业内部流程复杂,比如UPS就是一个例子)。现在这些500强的跨国知名物流企业,在中国国内运输快递市场的能力,我认为还是比较薄弱的。网络不全,成本高,因此会找到上述的公司进行合作,来完善网络,同时降低成本。这是国内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一个机遇,因为跨国公司在使用这些国内公司的时候,为了达到他客户的要求,会把他的一些经营和管理的理念或者制度,运用过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渠道,来是国内的公司更规范更专业化。但国内公司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那就是跨国公司强大的资本,以及公关能力,可能为了占据国内网络资源,而收购本地公司(这在很多时候看来,是最有效,最快的方式)。
我认为在国内本地公司里,最好的是做那些与知名物流企业合作项目的那部分岗位。关于收入,我不是很了解,也不想妄加评论。但从我做的一些外包项目来看,普通的职位,可能不如一些国际的大公司(当然高级岗位的收入,不是很清楚)。
比如世界前几大物流公司,一个普通操作文员的人力成本在五六千{这个数除以大概1.5,就是税前工资,当然这是指100%的情况,一般你进去,公司不会给你这么多,特别是应届生),而我拿到的本地公司的报价,同样的员工,估计在3000-3500(不要忘记,也要除1.5)。所以在本地公司修炼业务后(应该比大公司更容易会接触到更多方面的业务),去大公司,凭借经验,谋求一个更好的职位。
我想就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说一说,给大家一个参考。
目前本科生,专科生都很多,就业形势就比较紧张。
但是我觉得,即使世界著名的物流公司,也是需要专科生的。说白了,考虑到人员成本和稳定的问题。专科生走的路会曲折一些,但也不是没有机会。
根据我的了解,比较适合专科生的开始的岗位有单证,仓库管理员,口岸的操作员等,如果考个报关员证,可以做报关员,虽然说这不是象一些宣传说的那种黄金职位,但是因为它比较难考,所以有了的话,工作还是比较好找的。另外一个是报检员,比报关员好考些,也是一个起步的敲门砖。应该说专科生都有机会去一些中型甚至是大型的公司的这些职位。(比如单证,很多大公司都很缺,因为流动率很高)
投简历的时候,我个人认为要有的放矢,不是看到什么职位都去投。如果一些比如500公司CS的岗位,基本上招的都是本科学历的,那即使你去投,估计HR都不会看。
所以要定位到合适的岗位,这样和你竞争的人差不多,你的简历才会被人看。
另一点,就是要做好一些吃苦的准备,比如单证,工作比较重复乏味,因此有经验的人一般不会来应聘这样的职位,这就是机会。
从简历来讲,这样的职位更需要突出你的实践能力,比如你在实习的时候有在哪里做过单证等类似的活。
从目前的物流证书来看,个人感觉,可以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还是报关员等实用证书,对专科生找工作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