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陈立友:经济下行期道路货运的新动力

[日期:2016-05-07] 来源:万联网  作者: [字体: ]

      当前,道路货运承受经济下滑的压力和困难,以要素驱动为支撑的增长动力随之而变。该如何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构筑新动力,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

  抓住有利时机,培育动力源

  持之以恒推动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转变增长方式,将会加快形成道路货运的新动力和增长点。

  从市场机遇和有利条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约整合的资源丰富。道路货运本身体量大、市场容量大、回旋余地大、抗风险能力强,但产业落后的现状需要改变,正在全面“深改”,加快推进一体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法制化的建设,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创新发展的后劲充足。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甩挂运输、联合运输、共同配送、货运班车、单元化运输、干线联盟、卡车融资租赁、驮背运输、小集装箱系统、小件快运等道路货运服务模式,以及新技术、新应用等辅助工具,共同组成新的货运产品体系,不断满足用户选项和服务体验,大量迸发用户流、货物流、订单流、资金流,表现出集约化、互联网化的明显特征,商机频现,意味着道路货运3.0时代到来,起步早的大企业示范作用明显。三是提质增效的潜力深厚。国家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工业内部创新不断升级,电商时代到来,城镇化步伐加快,都成为物流业的发展良机。道路货运与货商之间商务协同,战略组成系统,业务联动发展,有望共同进化。四是行业政策的效果显现。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迫切需要道路货运贡献力量。特别是我国领导人在国际视野下布局“一带一路”战略,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新丝路上的联通网络,形成畅通无阻的贸易流、欣欣向荣的产业带、人文荟萃的新景观。加之各级政府关心和支持道路货运,持续加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促进力度,降低企业税费,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中间环节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促进现代物流体系更流畅地运转。随着积极因素越来越多,叠加效应更加明显,行业市场闪光点无限放大。道路货运上升为战略引领力量之中坚,先进企业具备综合实力与品牌优势,在历史机遇助力下,看着世界地图做物流,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扮演着探路者和急先锋的角色,带动国内产能释放。

  “十三五”时期,许昌万里运输集团开展“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主题建设,构建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搭建开放的创新创业平台。主要围绕道路运输及关联产业进行创新探索,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创新项目,壮大创客群体。实施员工创业引领计划,建立健全员工创业服务体系。通过阶段参股的方式投资初创的小微公司,支持小微创业团队和创业者,融资融智、创投创富、联网联控。完善创业员工股权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维护创投人的合法权益。面向全社会引进资源要素,汇聚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和项目,共享万里品牌、运营模式等优势,包容所有充满激情的转型小微、功能小微、创新小微,助其成长。根据集团重大项目储备库,每年评审6-12个申报项目,落实和扶持3-5个重大项目;一级子公司(事业部)每年培育10-15个创新项目,孵化1-2家小微企业,申报项目3-7个。未来五年,公司经济增长率不低于10%,实现收入百亿元,员工工资、企业税收、股票价值翻番。

  经济下行期,惟格局领先者见地未来、执掌未来。道路货运面临一些风险和矛盾,营商环境变化,但新动力和正能量凸显。若是众多企业都能把握这股劲儿,道路货运一定取得爆发性增长。

  摒弃旧有心态,摆脱老路径

  长期以来,买大车、当老板、赚大钱……民间传说经久不衰,是诸多农民发家致富的基本逻辑,往往是一人带头,百人跟风。久而久之,很多人把它当成习惯,进而变成一种信仰,以至于小货运、小物流野蛮疯长,竞次行为普遍,蚕食大物流的货源资源。尤其是针对单车经营的互联网创新,加剧道路货运的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去组织化,乃至市场碎片化,对零担货运、快递运输有所裨益。不过,更多人期待高收益,一味地冒着风险多拉快跑,被人揶揄为“挣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化生产的需求,上升空间有限,表现出成本高、风险高、能耗高、排放高,综合效益差的并发症。然而,整个行业正在转型升级,对组织化、网络化的需求越来越强,大规模的兼并与重组很少发生。尽管国务院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但不少地方不肯拿出国企优质资产与民营资本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进展缓慢,落地政策被诸多因素叠加扭曲或缺乏可操作的配套措施,节点性基础设施不连通、难共享,妨碍大物流的发展进程。之所以出现这样冰火两重天的两极分化现象,在于地方保护主义较严重,求稳怕乱、安于现状,在收放之间纠结,导致道路货运畸形的市场化。如何协调行市特殊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矛盾,平衡各方利益,是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虽然,道路货运处于低利润、负利润的状态,但准入门槛低,小批量资金持续性涌入行市,不肯从中退出。不少实操人才单干小货运、小物流,习惯性停留在过去风驰电掣般成长的留恋中。有的连家庭生计都难以维持,谈不上解决别人就业。更令人担忧的是,运力盲目扩张势头强劲,交通事故、诚信问题和商务案件时有发生。另外,大企业负担重、盈利率不高,一些技术人才难拒职场故事的诱惑,放弃大企业的工作,自主开发产品来改变市场,动辄拿行业痛点说事儿,其实不能“独快行”。大批创业者搞不定团队、商业模式或所需资本,纷纷死在征途上。毕竟,所谓的痛点和刚需都是当下阵痛或刚需,等到创业者的产品上线,落地死、见光死之类事情屡见不鲜,多因政策、市场等多种因素叠加,商机已逝。如此仅凭热情的“盲创”,看着是个埂,一跳是个坑,甚至是个阱。概而言之,全民创业、跟风创业之现象盛行,勿忘借力借势、量力而行。

  从投资角度来说,项目解决的问题是否好的切入点,关键在于把握趋势、变化和时间点的节凑。从经验来看,那些很难赚钱、绝大部分从业者倍感艰辛的行业往往值得关注。就道路货运而言,运价持续低迷,成本不断上涨,利润一再摊薄,广大从业者艰难求生图存。一旦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普遍推广,行业绝地反弹的机会很大。事实表明,道路运输面对行市变革,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双创”使命不是各立门户、重复建设,而是调整结构、转型升级。道路货运面临巨大的向上拐点,但不会被“颠覆”,只是重构商业系统和生态圈,创造新需求、释放新供给。此间的产业链很长,资本、技术和劳动等相对密集,用户越来越关注道路货运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时效性,国家对安全技术、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严,利润源悄然变化。小货运很难“玩得转”,只能与大企业、大平台、大联盟进行协作。那些懂经营、善管理、责任心强的职业经理人,以及订单、IT、金融、法律、安全等优秀人才,都是“双创”的生力军,需要大企业为之提供用武之地、开放创业平台,共同为优质服务而创新,携手实现“众行远”。

  正所谓: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万两黄金!行业企业不能刻舟求剑,幻想回归过去。正确心态是,改变能够改变的,接收不能改变的,忘掉本该忘掉的。归根结底,道路货运积累数十年,长期处于组织方式、运营方式低效状态,诸多矛盾和短板非短期内轻易解决。亟需准确把握结构性改革的方向,选择突破路径,利用善法良策,促进新老业态融合和发展动能更替,逐步提升道路货运服务的能力和品质。

  重建商业规则,适应新变化

  首先,调节道路货运市场化。政府对行业管理从被动转向主动,针对道路货运的供过于求矛盾、运力过剩问题,加快综合治理,助推行业深度洗牌和结构优化。一方面,全面淘汰黄标车,清理非标车,压缩老旧车的报废年限,推广节能与新能源车、专用车和货运新模式。另一方面,尽快淘汰“僵尸企业”,不再“输血供氧”。整顿行市秩序,对不达标企业实行关停并转。除了法治化之“堵”,还需市场化之“疏”。放开国企的数量、区域和模式管制,鼓励大货企(一级以上)跨区发展、战略重组和资本运作。选择中小国企(二级以下)进入混改名单,允许大型民企以资产、管理和技术入股,取得控股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减免混改企业的税赋。支持大型民企参与现代物流重大工程项目的开发,整合工商企业剥离的物流资源,增强联合运输能力。

  此过程中,重要的是改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定和完善企业信用、节能减排、综合运输等专项法规,实现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逻辑的协调与融洽,重塑行业法治生态。加强标准化监督管理。由主管部门指导、行业协会担纲、优秀企业参与,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乃至领先国际标准。主管机构监督行业标准的贯彻执行,以资本实力、风险管控为核心,引导从业者规范行事、科学创新、理性创业。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市场竞争秩序、行会发展、诚信管理等政策体系。更好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更好发挥法治的纠偏保障作用,遏制领域内泛滥的过度竞争,维护行业发展的质量信誉。

  其次,加快道路货运现代化。道路货运所在的现代物流系统呈现新趋势:以自动化、信息化和标准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以电子商务引领的交易方式创新,以网络经营为先导的物流组织创新,以配送为重点的服务创新,以绿色低碳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创新。因此,需要政府备足用好政策工具,帮助道路货运企业寻求差异化经营和竞争策略;鼓励货运双方创新商业模式,培育大货企成为产业集成商、供应链管理商;多方共建共享“一流三网”:货运订单流、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和供应链资源网络,发展道路货运3.0,融入工业3.0;完善信用、支付、金融等配套服务体系,以及企业等级、绿色运输等评价指标体系。大货企依标而行,借助大枢纽、大联盟、大平台(联网联控平台和物流业务平台等),发展第三方物流和无车承运等,带动货运服务高端化、产品化。而功能小微转作大物流的直接承运人、物流销售人,使用移动互联网等,提升服务能力,获取大收益。

  再者,促进道路货运国际化。首要问题是,鼓励和推进国际道路直达运输,制定国际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标准。政府制定相关的税收、补贴政策,企业信用评价制度,鼓励大企业按照产业链、供应链的布局,拓展海外市场、建立物流网络,树立国际道路企业的国际形象,带动有基础的企业紧随其后,吸引有意愿的企业参与其中。对达到国际标准的领军企业、示范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

  显而易见,道路货运的转型升级不会一蹴而就,阵痛再所难免,但目标任务可期可待。发动一场涉及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广泛领域的质量革命,势必改变道路货运的增长轨迹和传统格局,再造更为强大的现代物流体系。

  (作者系许昌万里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原文刊载于《中国道路运输》2016年第2期总第361期P62-64BUSINESS商道)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