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推进通关便利化,包括简化通关流程、简化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等,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根据会议要求,首先要继续简化一体化通关流程,实施进口概要申报、完整申报“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改革,大幅压缩通关时间。年底前做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主要业务应用率达到100%。
其次是进一步简化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年底前对除安全保密等特殊情况外的监管证件提前一年全部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办理。
第三,各地要抓紧公布口岸经营服务企业操作时限标准,提高口岸工作效率。强化口岸收费目录清单管理,落实降费措施,兑现承诺,强化责任,并依法查处垄断收费行为。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则选择了逆流而上、继续扩大开放。
去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营造更加公平便利可预期、更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环境。其中一个吸引力,就是通关便利化。根据会议要求,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进出口监管证件要再压减1/3并降低通关费用;消减进出口环节审批;开通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清理规范涉企收费,年底前公示口岸政府性收费目录清单,清单外一律不得收费。
一个星期之后的国常会又进一步提出,自去年11月1日起,进出口环节需验核的监管证件从86种减至48种;清理不合规收费,降低合规费用。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8年底,我国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比2017年平均时间压缩56.36%和61.19%,超额完成年内压缩1/3的目标。与此同时,通关成本也大幅下降,超过60万家注册外资企业因此受益。
各项举措实施至今,全国各地贸易便利化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地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北京空港口岸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8年全年分别压缩49.9%和81.4%。今年一季度,辽宁省口岸进出口通关时间较2017年同期分别压缩59.9%和62.8%。今年一季度,上海海关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较2018年年底缩短31%和23%。
口岸营商环境优化的对于贸易便利化的积极影响非常显著。根据去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便利化排名从上一年的78位跃至46位,总体排名提升3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