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规划先行。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批准了“十二五”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衔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产品、大宗矿产品、重要工业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支持物流园区等物流功能集聚区有序发展。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如何理解物流业在整个“十二五”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物流业如何高标准服务“十二五”规划?在全国“两会”期间,本报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他们的高屋建瓴和真知灼见,让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清晰的答案。
是动脉是基石
——物流业在“十二五”规划中的地位
在这幅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发展的蓝图中,物流业处于怎样的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两会”期间对本报记者说:“物流业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基础。目前,我国物流成本还比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很大的浪费,要降低国民经济的运行成本,要推动我国经济集约式发展都需要现代物流。”如何具体理解物流业在“十二五”规划中的地位?
“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推动国民经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扩大内需和发展新兴战略产业。
现代物流业是“十二五”期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和有力保障。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10年的6.8%。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3.2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
有媒体报道,
现代物流业是“十二五”期间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基础和有力保障。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结构失衡,作为第一、第二产业基础保障的物流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十二五”规划将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并给予现代物流业较高地位:紧随金融服务业,列于高技术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之前。这因为农、林、牧、副、渔等第一产业要从分散的小农模式走向集约化发展离不开一体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因为中国要推进传统制造业升级发展,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需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因为我国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要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业是“十二五”期间经济重心转向扩大内需得以落实的基础支撑和有力保障。“十二五”期间我国加速从外向型经济向内外兼修,重心倾向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发展内贸不仅仅需要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需要发展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内贸流通企业相对弱小散,造成流通环节过长,流通成本偏高。服务于流通全流程的精益物流将有助于压缩流通环节,有助于第三产业整体实现产业升级。
现代物流是发展新兴战略产业的基础和保障。“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新材料、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离不开现代物流保障。当今产业的竞争就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中国要在新兴战略产业上实现全球领先,需要完善的物流与供应链服务体系保驾护航。
现代物流也是“十二五”期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和有力保障。包括公路、民航、海运、铁路等领域的运输及物流企业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碳排放大户。近年来,交通运输业能耗增长率总体上高于全社会能耗增长率,占全社会能耗比重基本维持在7.5%左右。惟有发展现代物流,推进物流专业化和集约化,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并推进工商企业的绿色供应链建设。
可以说,现代物流是“十二五”经济运行的强劲动脉,是“十二五”经济运营的支撑基石。可以预见,随着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比例的扩大,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将不断提升,发挥作用的空间也将更大。
新起点新要求
——“十二五”对物流业的要求
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有哪些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这些新内容和新特点对物流业提出哪些新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蒋应时对本报记者说,从“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可以看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在“十二五”时期显得更为迫切。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这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现代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要高标准服务“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落实,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毫无疑问,“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5年,也是物流产业地位确立和提升的5年。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物流业在“十一五”时期虽然取得重大进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完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要全面把握和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和思想精髓,对物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物流业不仅要支撑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更要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减轻社会经济过度依赖规模增长的压力。
与“十一五”规划相比,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在“十二五”规划中显得尤为突出。纲要特别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十二五”期间将是各行业强化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起点。
站在这个新起点上,我们却不能不看到,物流业能源消耗比重高,节能减排任务重。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低科技含量”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将难以为继,这就要求物流发展方式和物流管理模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低碳经济几乎涵盖所有产业,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要在产业的各环节、各领域体现低碳概念、低碳模式,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入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产业链的各环节寻求节能途径,将低碳理念渗透到社会各领域。
“作为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要更好地落实‘十二五’规划,我觉得物流企业本身还需要有一个调整的过程。不是数量的调整,而是质量的调整,结构性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国家对于低碳经济的要求。”全国政协委员赵晓勇对本报记者说。
“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另一大突出特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篇幅最长,内容最丰富,措施最具体,特别是提出了一个包含10条具体措施的改善民生行动计划。要改善民生,就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性服务业提出了新要求。对此,“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面向城乡居民生活,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多样化需求。规划还将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鼓励发展家庭服务业单列一节。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和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与商贸服务业相关的居民消费服务需求将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电子商务、连锁经营、快递配送等新型业态将加快发展。专业化、差异化、精细化的物流需求,对物流的成本、速度、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如今,认可、习惯、热衷于网络消费的网民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而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已成为人们一种更经济、更科学、更节约成本、更快捷的生活方式。”全国人大代表郝跃说,“网购的发展,不仅拉动了物流市场需求,也对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正在构成一个越来越庞大的消费市场,与此相关的物流配送自然蕴藏着巨大商机。然而,截止到目前,以社区为单元,以家庭为结点,以生活用品为核心,以定制服务为特征的社区物流在我国发展得并不乐观,不仅在我国社区商业中的影响和作用较小,而且物流企业参与程度非常低,配送业务所占份额也极小。
代表委员认为:“在国外,社区物流发展已成体系。而我国社区物流才刚刚起步。如何让社区物流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以适应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是‘十二五’期间,摆在物流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需创新需突破
——物流业服务“十二五”规划重任在肩
面对“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任;面对扩大内需、保障和改善民生等诸多新要求,物流行业如何把握机遇与挑战,切实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各项要求呢?
首先,政策环境是物流业升级发展和落实“十二五”任务的先行保障,物流业的跨越发展需要管理体制给力。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涉及诸多部门、行业的复合产业。“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管理体制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一些痼疾仍然存在。要实现物流业的突破性发展,需要各部门、地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
要做到这一点,代表委员提出,要通过国家规划推进物流发展。张近东建议,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整合涉及物流产业发展的各部委,包括商务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各相关单位,成立国家物流发展综合领导小组,在制定一个完整物流发展规划的同时,出台具体实施措施,深化适合物流发展的新政策,对行业内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推动全行业健康发展,规模发展,与国际接轨。
推进物流需求社会化、市场化。物流业属于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的需求是其得以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先决条件。“我国的物流成本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是有不小差距的。因此,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物流业还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表示,我国物流成本偏高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建立现代化的流通体系,而物流需求市场化、社会化程度偏低又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要培育现代物流服务企业。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只有实现了企业的高效率,才能实现整个物流业效率的提高,进而为“十二五”各项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张近东在他《全面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提案中提出,我国现有流通企业,尤其是大型连锁企业,前台店面建设相对超前,但物流后台设施建设却非常落后,导致物流能力和效率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速度,使得物流成本偏高。
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物流业发展进步的过程,就是不断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以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的管理模式,推进我国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当今中国可以说是物流大国,但不是物流强国,在于我们各类物流资源比较分散,物流企业集中度不高。对此,张近东提出要“培养现代大型物流企业”,要扶持“共同配送”模式。物流行业的规模效益显著,高度集约化,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共同配送是实现高度集约化的首要条件,建议对参与共同配送模式的企业,政府给予税收优惠、资金扶持、投资支持,提高共同配送度。
目前,以物流业为载体,物联网、物流装备等各种资源正在被纳入新的社会化流通体系当中。以“感知中国”中心著名的无锡市,在物联网建设的基础上,就在发力包括现代物流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市长毛小平对记者说:“无锡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的战略构想,在创新思想引领下,无锡集中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驶入由加工制造基地向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转型的轨道。”
要坚持创新理念,在管理、服务和技术上实现突破。作为现代服务业,服务既是物流业自身发展,也是服务经济较快平稳发展的关键。而实现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突破,则是提高服务能力的重要前提。
“除了国家政策层面的支持,企业自身要积极自主创新,通过对关键技术、关键部件的研发,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以此降低成本,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国人大代表、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京说。
物流业具有跨区域、网络化运作等特点,要实现物流业的集约化发展,就必须打破区域藩篱,围绕国家“物流规划”相关要求,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常务副省长李宪生表示,湖北正在加紧建设“武汉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