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在全体从业者的共同努力下,物流行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新年伊始,恰逢“十二五”规划拉开帷幕之际,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物流行业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并展望接下来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我个人谈以下几点意见。
成就显著
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主要表现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投资消费呈现出趋于协调的良好态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
首先,全国财政收入保持了较高增长速度,前11个月我国经济增速已经超过20%,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大幅度提高,同比保持了近50%的回升。其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的提高,投入和消费的差距进一步的缩小,汽车、电子产品持续旺销,旅游文化消费不断升温,投资结构继续改善。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幅高于工业水平,“两高”行业增幅回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软件和工业设计等服务业已经成为新的发展热点。第四是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关停小火电机组110万千瓦,超过计划一倍多,“十一五”期间的减排任务提前完成,节能目标有望实现。第五是电力运输保持较快的增长,电力和运输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电力运行受节能减排等因素影响,全社会用电量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但全年用电量累计仍然很高;从运输情况看全年货物量看,同比增加了9.3%,公路、水陆货运量增速在14%左右,都保持了较快的走势。可以说,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多次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极为不易。
与此同时,我国各部门加强协调,积极推动物流业发展成果显著。党中央、国务院越来越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并着力加强推进组织协调工作进程。2005年成立了全国现代物流部际联席会议,协调推动物流业发展,从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掌握的情况看,去年各部门主要加强了以下各方面的工作:
第一,抓紧制定专项规划,其中包括商贸物流专项规划、冷连物流规划、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应急物流规划等专项规划,目前大部分已经接近尾声。
第二,加强对物流行业发展的引导,商务部开展了流通领域示范工作,交通运输部积极推动提高运输效率工作,海关总署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的环境,国家邮政总局先后发布了多项规章制度促进邮政快递业发展。
第三,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全国物流部际联席办公室积极推动制造业物流需求社会化,支持物流企业增强一体化服务能力,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标准共享。
第四,继续扩大税收试点,先后公布了第五批和第六批试点名单,已经有600家企业纳入了试点范围,这充分体现了国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的思路。这也将促进物流业的良性发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配合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争取使更多的企业享受政策。在条件成熟时在全国全面推开。
第五,基础工作稳步推进,国家先后制定发布了多项物流标准,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物流统计的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并继续组织实施,目前全国已经有30多个省区市开展物流统计工作,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提高了政府制定政策的针对性。
挑战尤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十分复杂,经济运行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
首先,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压力仍然巨大。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世界各国经济复苏进程不均衡,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部分欧洲国家债务负担沉重。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大宗商品市场和主要货币汇率动荡加剧,金融体系的风险仍然较大。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贸易壁垒不断增多,冲击国内市场的风险增大。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相当严峻。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投资和消费比例不够协调,消费需求没有充分释放,对外依存度偏高,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部��工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淘汰落后产能面临诸多因素制约。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发展滞后,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的生产比重仅占40%多,也落后于发展中国家50%以上的平均水平,能源消耗偏快环境污染严重,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物价上涨和通胀,防通胀的压力较大。
第二,虽然物流业保持较快增长,但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针对“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发展的情况以及物流业发展表现出来的特点,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首先,虽然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但能力有待进一步发挥。目前全国铁路营运里程已经达到了9.
“十二五”的发展重点
我国在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物流发展的要求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社会物流总额增数可能会放缓,物流发展将会从追求速度和规模转向服务质量和效率。下一步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保持“十二五”规划期间物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也将意义重大,在这样的内在要求下,必须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的运行效率,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能力,在今后相当的时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加强综合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物流行业涉及领域多、范围广,覆盖着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部门都难以承担物流行业的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来承担协调工作。这几年国家的部际联席会议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一步还要充分运用这个平台,提高权威性和协调性,推动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方面协调一致,比如说既然做大做强企业是发展的方向,那么我们各部门政策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形成组合拳,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加强部门间的配合非常必要,比如提高通关效率,需要海关和多个部门配合。
第二,统筹规划,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整合。一是要落实好已经制定的专项规划,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特别要重视规划的协调一致,避免重复建设和不配套建设。二是各地要重视物流中心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加强基础设施的衔接和协调,完善转运仓储设施,大力发展水运,提高物流效率。三是要优先整合利用改造现有物流基础设施,需要利用好现有的仓储资源,发挥好园区的集约效率。四是要注重区域物流发展的一致性,去年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规划,物流行业的发展要站在物流一体化的高度来规划,促进区域内的一体化进程,进而加强区域的合作,在全国形成统一有效的物流布局。
第三,集中力量做大做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集中度偏低,需要多部门合作,支持政策上要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采取资产重组、功能整合等措施,努力培育几个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专业性企业,在行业内形成辐射带动作用,从而促进整个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要注重培育物流服务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各相关部门要在土地、税收、海关通关等方面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政策保障。
第四,加强需求引导,促进产业融合,提高服务能。从本质上讲,物流业就是服务业,服务业就是要做好服务,提供支撑和保障能力,有了为别人服务的机会,才能在服务的过程中苦练内功,提高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服务能力提高了,才能支撑和带动所服务的产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所以说产业融合的过程是双赢的过程。在工业品物流总额的比重高达90%的时期,受到要抓好制造业和物流业的融合,推动联动发展,当然联动发展是市场化的产物,政府只能创造条件促成融合,在几乎完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我们不赞成这方面由政府提供太多的财政支持,如果这样会降低市场配制资源的效率。通过近几年的工作我们取得了这方面的经验,下一步我们还要搭建联动平台,让企业认识到双赢的效果,并从其它成功企业中找到可借鉴的方法,带动产业间的深层次融合,实现战略合作伙伴下的协同发展。
第五,以信息化推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信息化也是实现物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当前我们要为这种转变做好准备,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物流企业和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推动供应链一体化运作,要探索适合公共信息平台的运营机制,找到一条既能保持信息中立,又能实现社会信息共享的道路。
第六,继续加强标准制定和统计等基础性工作。物流标准是一体化运作的基础,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是节约成本的手段,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近几年国家已经先后颁布了100多项的标准,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与此同时,制定标准固然重要,贯彻使用标准更为迫切。落实标准过程中应该着重总结规律,要对现有的标准进行分类,找到哪些需要从上游往下推,哪些需要从下游往上推,那些需要物流企业向两头推,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物流统计工作我们已经实施了七年,很多省市在这方面也体会到了好处。统计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可以使我们在埋头发展的同时,抬头看到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在继续完善物流统计核算制度的同时,要研究物流指数和现行指标,还要推动各类企业逐步建立物流台账,提高统计的精确度。(本文为王慧敏在“2011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上的发言整理,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