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明显,山东海运公司将把注册地迁至青岛市,以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
紧紧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机遇,山东海洋运输产业凭“蓝”而立、向海而兴,买大船、发展远洋运输、上市……以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支撑,山东大力发展海运物流的宏伟蓝图正在日渐成形。
正是购船好时机
统计显示,全球货物贸易的90%以上是通过海洋运输的。对山东这样一个沿海大省而言,海洋是山东创造发展新优势的希望所在,也是潜力所在。
山东海运历史悠久,也是地方海运企业从事海洋运输较早的省份之一。自2002年省属港航企业下放所在市管理后,相应企业先后出售给省外或转为民营。目前,全省从事近海、远洋运输的企业共计26户,拥有货运船舶355艘,净载重量337万吨,占全国总运力的4.9%,居全国第8位,平均每家海运企业运力只有12.96万吨,每艘船舶吨位不足1万载重吨,企业规模小、船舶吨位低、散货运力更低。海洋大省、海运小省、港强航弱的矛盾较为突出。
当前,海运产业面临大好的发展时机。2008年以来,全球干散货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波动。反映国际航运业景气状况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已由
山东海洋投资有限公司、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剑英认为,当前全球海运市场尚处于低谷阶段,今后一段时期船价下跌的可能性和空间都不会太大,低价购船就意味着低成本运营,投资风险小,且资产增值空间较大。他预计,2013年后全球海运市场将步入恢复期,而船舶的建造周期通常需要一年以上,现在正是订购船舶的理想时期。
山东对海运力量的需求也为该省海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山东省钢铁、煤炭行业和铝业稳步发展,预计未来两年主要干散��外贸吞吐量保持4%左右的增长,2011年将达到2.5亿吨,其中铁矿石进口将保持5%左右的增长,达8950万吨,煤炭进口将保持2009年历史高位达1263万吨,货源充足。
海运船队已起航
根据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将做大做强海运物流龙头企业,积极发展沿海和远洋运输,加快构建现代化的海洋运输体系。
以组建海运船队为突破口,山东海运物流产业正在加速起航。
日照市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与鲁南经济带的唯一出海口,是“鲁南临港产业带”核心地区。日照港的矿石、木片、镍矿、大豆、木薯干、铝矾土进口量和水泥出口量居全国第一位。山东海运公司确定在日照市设立干散货海运子公司,日照市将给予配套支持。
据了解,根据当前海运产业形势和货源情况,山东海运公司确定了运力配置方案和“买租结合、择机订购新船”的思路。目前,该公司已经与境内外知名船舶企业达成5艘新船订购意向,与香港金辉航运集团就租入船业务达成初步共识,香港金辉航运集团将随时以优惠条件向山东海运出租巴拿马型散货船。同时,公司坚持订、购、租船进度与融资进度相匹配的原则,积极推进船舶融资,与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与中国银行(香港)、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永隆银行、招商银行(香港)对接,制定了船舶融资方案。
定位高远,山东海运物流产业从一开始就是在按照国际规则运作。去年12月27日,山东海运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山东海运(香港)有限公司、齐鲁海运有限公司、胶东海运有限公司三家单船公司。此举将为山东海运公司方便自有船舶将来能悬挂“方便旗”,经营国际货运业务,规避税负,减少航线限制,降低安全风险和经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步走构建海运物流
战略已定,前途远大。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贵斌认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建设成现代海洋产业聚集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山东海运公司作为全省海运支柱企业,承担着振兴山东海运产业的重任。
今后5年,山东海运公司将通过吸引股东、船舶基金等以船舶资产注入的方式和通过自身购置或租赁船舶的方式,力争到2012年底前拥有200万载重吨的船舶,到2015年底前达到400万载重吨,根据货源状况合理调整船舶结构,部分自营,部分对外租赁经营。以干散货运输为切入点,采取“成本+微利”的定价模式,巩固股东客户,开拓外部客户,通过15至20年长期协议锁定货量,立足山东,辐射河南、山西、陕西等内陆省份。在此基础上,争取扩大经营业务范围,逐步向集装箱、滚装、邮轮、液散等业务及修造船、码头等上下游产业链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