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劳动合同是有条件的,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是常见的一种方式。既然是协商解除,那就应该是双方自愿的。是不是所有的协商解除劳动合同都是出自于劳动者的自愿呢?
曾今有媒体报道泸州老窖“劝辞”事件。据报道,泸州老窖要求员工签订由公司拟定的“自愿辞职书”。并表示员工“自愿辞职”后,公司将于2008年元旦后与员工另行签订劳动合同。这一行为引起了员工的极大反响,并向有关部门举报。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是自愿的,不论是由劳动者先提出还是用人单位先提出,都应该体现双方的真实意思,自愿、平等、协商一致。这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也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
但在实践中,不少企业认为自己拥有“用人自主权”,就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我国新《劳动合同法》的一种立法重点就是,进一步提高了“解雇保护”的门槛。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订立以后,尚未履行完毕或者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合同双方或者单方的法律行为导致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
下面看看了劳动合同法的具体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解读] 本条是关于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劳动合同制度中最关切双方利益的行为,目前,劳动合同方面发生的大量争议,大多是由于解除合同而引起的。有的企业片面强调其用人“自主权”,随意解除劳动合同,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不少劳动者误解“择业自由”,任意跳槽,甚至不辞而别,影响了企业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因此,我国将劳动者的保护重点放在合同解除上。了解并切实执行有关劳动合同解除上的规定和制度,有助于理顺劳动关系,规范劳动合同管理,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正当权益。由于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者影响十分巨大,世界各国都对解除劳动合同规定了较为严格和具体的条件。本法第三十六条至第四十三条共八条对解除劳动合同进行了规范。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和种类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在订立以后,尚未履行完毕或者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合同双方或者单方的法律行为导致双方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可分为协商解除、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三种情况。本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此为协商解除,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互相协商,在彼此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效力。
二、劳动合同协商解除的条件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双方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义务,遵守合同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因后悔或者难以履行而擅自解除劳动合同。但是,为了保障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和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本法规定在特定条件和程序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不违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
2、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被解除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进行;
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
4、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限制。
应当注意的是按照本法第四十六条第(二)项和劳动部颁发的《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因此,劳动合同的解除也不是为所欲为的,如果是协商解除,那就要真正地做到自愿、平等、公平地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