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长期维持在18%左右。成本之所以难降,与物流体系标准化水平低有很大关联,尤其是托盘标准化的欠缺,大大降低了物流效率。
标准难确定推广更是遥遥无期
在社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现实环境中,物流标准化被看做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利器,尤其是托盘的标准化以及循环共用。据了解,商务部正在研究推广全国性托盘循环共用系统,仅这一项每年至少可降低物流费用5000亿元左右。
的确,近两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在积极地推动标准化托盘的循环共用,但是,目前我国标准化托盘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3%,标准化托盘的循环共用只有2%。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托盘标准化及循环共用工作的推进呢?
提高物流效率的利器
推动托盘标准化以及标准化托盘的循环共用成为当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最佳途径。
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长期维持在18%左右。成本之所以难降,与物流体系标准化水平低有很大关联,尤其是托盘标准化的欠缺,大大降低了物流效率。因此,推动托盘标准化以及标准化托盘的循环共用成为当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的最佳途径。
物流标准化对社会物流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巡视员王选庆介绍,我国有8.6亿个各类托盘,一半以上是企业内部使用。实现标准化托盘循环应用,至少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占GDP比例2个百分点。标准化托盘的循环共用对企业运营成本的节约更直观。商务部正研究推广全国性托盘循环共用系统,仅这一项每年至少可降低物流费用5000亿元左右。
除了积极的社会意义,托盘标准化应用还会大大提升企业物流效率,电商企业1号店可谓是率先尝到了托盘共用的“甜头”。据1号店仓储运营高级物流总监郭金留介绍,以一辆12.5米厢式卡车为例,散货运输时装卸时间约为3至4小时,托盘共用后装卸时间约为20至30分钟,装卸效率提高了90%,货品破损率也降低了50%。
王选庆也十分认可托盘标准化对企业的实际作用。“目前不少企业已开始实践循环共用托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用托盘租赁服务的企业也比使用自采托盘的企业数量增加了很多,平均节约使用成本18%,使用效率平均也会提升四倍以上。”
而服务于商贸流通企业的快行线食品物流有限公司还没有加入托盘共用体系大军。快行线营运总监赵久刚介绍,目前在城市配送中,快行线并没有使用托盘,仍是靠人工搬卸货物。当然,这其中也有一定的原因。“人工搬卸货物不仅浪费时间,也增加了人工成本。尽管没有具体的数据来显示到底增加了多少成本,但是因为需要人工搬卸,配送时必须有搬卸工同行。”赵久刚说。
实现所有链条对接还很难
专家认为,货架与仓库标准化程度比较高,对接起来相对容易,但是在车辆、叉车等运输装卸工具上对接却比较困难。
托盘标准化以及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的作用已经很明显,政府相关部门也早已开始以托盘标准化作为切入点,提高标准化托盘的共用等工作的推进。但是,该工作的进程却比较缓慢。据了解,目前我国标准化托盘的市场占有率仅为23%,标准化托盘的循环共用只有2%。
“事实上,标准化托盘的循环共用国内只有1%,而国外发达国家最高已达到40%至50%,差距还是很大的。”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标准化工作部主任李红梅介绍。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顾学明也认为,托盘在物流运输中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损耗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政府在积极地推动,但是托盘标准化及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却依旧进展缓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李红梅介绍,其实目前社会上对托盘的应用几乎已经普及,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零售企业,都已经在使用托盘。物流企业更是如此。但是问题就在于市场上的托盘良莠不齐。尺寸不一样,质量不一样,每家企业使用的又不一样。因此,托盘很难实现循环共用。
“循环共用的前提是标准化,但是这个标准化又是相对的。目前社会上使用较多的主要有两种托盘标准:1.2米×1米及1.1米×1.1米,这两款标准都来自于国际标准。但事实上,这两款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行业与领域。”李红梅指出了问题的实质。
李红梅进一步介绍,有进出口业务,并且与国际接轨的外贸企业,在托盘标准方面肯定需要与国际接轨,但是国际标准可能并不太适合内贸企业。在托盘标准化方面不应该只是参照国际标准,还是应该根据国内市场的需求,制定适合自己的标准。但我国在标准制定方面却并没有太大进展。
当然,标准化是相对的,托盘的标准化不可能实现全社会的统一。目前政府部门一直在强调要实现整个社会及市场的托盘标准化,但在不同行业与领域,也不可能使用同一托盘标准。
推广托盘标准化,首先要找到适合的标准。目前,连适合我国的标准都难以确定,推广更是遥遥无期。
另外,托盘是一项简单的物流装备,但是托盘标准化工作并不仅仅是托盘一项工作的改进。托盘标准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托盘标准化,货架、仓库、车船等都要实现标准化,并且这个标准还要与托盘标准对接。
但是事实上,这些链条中的标准很难对接。“货架与仓库标准化程度比较高,对接起来相对容易,但是在车辆、叉车等运输装卸工具上对接却比较困难。”李红梅表示。
除此之外,每个企业间托盘尺寸的不同,也阻碍了托盘的标准化推广。
李红梅介绍,这些问题都阻碍了托盘标准化以及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的进程。如果要实现托盘标准化,前提是要实现其他相关链条的标准化。
无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正是因为短期托盘标准化的推广没有惠及企业,并且还需要企业进行额外的投入,因此企业没有动力去共同推动。
除了客观存在的行业问题,托盘标准化及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难以实现的原因还在于企业。企业没有动力去推动托盘标准化。
从社会角度考虑,托盘标准化及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有积极意义,比如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社会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但是,这些“高大上”的意义却无法触动企业的神经。
首先是没有推广的环境。目前市场上的托盘良莠不齐,尺寸不一样,质量也不一样,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根本无力做这件事。
另外,目前大部分使用托盘的企业都是企业自己购置,托盘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如果要更换成统一的标准,一些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就得必须重新购置或租赁新的托盘,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企业用得好好的,非要花钱重新购买,企业肯定不愿意。”李红梅表示。
最为关键的是,更换托盘,整个生产线都可能会受影响。李红梅曾对烟草行业的物流标准化做过深入研究。烟草行业目前都使用特定的托盘,如果要换作1.2米×1米或者1.1米×1.1米的托盘,从产品到小包装、再到大包装,这些都要更改,几乎整个生产链条都受影响。
对于快行线来说也是如此,如果要使用1.2米×1米的托盘,就必须更换车辆,而一辆小型冷藏车辆的价格要20万元左右,这个成本将会很高。
也正是因为短期托盘标准化的推广没有惠及企业,并且还需要企业进行额外的投入,因此企业没有动力去共同推动。
李红梅认为,托盘循环共用体系的建设原本就是市场行为,政府引导需要根据市场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引导与补贴。事实上,商务部、财政部和国家标准委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和开展标准化托盘试点的工作方案。并且选择部分试点城市,对标准化托盘更新以及相关设备像叉车改造,还有托盘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并给予财政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