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海口市一些群众向警方反映,海南琼岛物流公司代收120余万元货款后玩起了“躲猫猫”。此事件的持续发酵,再次把海南物流公司携货款“跑路”乱象推到风口浪尖。
据当地媒体报道,自2009年以来,海南已发生21起物流企业老板卷款“跑路”案件,给上千家货主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
随着“互联网+”浪潮的兴起,物流业显得更加重要,它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这样一个“朝阳”行业,为何出现屡屡关门卷款“跑路”现象?又该如何治理?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代收货款成“行规”
2015年12月25日,海口市秀英区海秀司法所二楼的调解室里,在海口做生意的钱先生愁眉不展。钱先生说,他的1万多元货款很可能要“打水漂”了,请求法律援助。
据钱先生介绍,2015年2月,他委托海南琼岛物流公司的张纪政代办货运并代收货款,可对方代收货款1.1万元后,却多次推脱扯皮。2015年6月,张纪政在儋州被找到,他给钱先生出具了一份承诺书,承诺在2015年6月底前全部还完货款。
然而,钱先生发现,承诺书上的签字竟然不是张纪政。在讨要货款过程中,钱先生发现被欠款的人数有上百人,最多的被欠款五六万元,总额达120万元。张纪政以各种理由玩起“躲猫猫”,拒不还款。目前,钱先生等人拟通过刑事自诉维权。
“我们让物流公司代收货款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货主需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是自己发车送货成本太高。之前认为负责运输和配送的物流企业能见到收货人,我们买卖双方都认为由物流企业收款挺靠谱,所以也就认可了这种模式。”被拖欠货款的吴先生告诉记者,而且,通过物流公司托运货物费用低很多。
据了解,目前全国专线物流公司中,大部分都有代收货款业务,代收货款使用现金交易,且基本上都是代收全部货款。然而,当前我国在物流企业代收货款方面仍存在法律空白,商户和物流企业之间的代收货款也没有任何担保,仅凭物流公司的信誉操作,这存在很大的风险。
门槛过低监管不力
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除了支付运费外,货主还会支付物流公司3%左右的代收款手续费,仅这笔费用有时就能达到几千元,利润相当可观。
然而,为何有这么多物流公司频现携款“跑路”丑闻?记者调查发现,准入门槛低、竞争压力大和“跑路”成本不高是重要原因。
记者在海口走访时发现,不少物流公司设施非常简陋,大多只有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一台旧电脑等设施,有一部分物流公司甚至没有悬挂工商执照,基本没有投入成本,这导致了企业主认为“携款跑路”成本低,出问题后选择铤而走险溜之大吉,客户是最终受害者。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物流行业竞争激烈,整体盈利水平低,这对一些小物流公司来说,经营压力很大。不少小公司用低价揽客,送货地点多是边远地区,导致运输成本较高,很容易出现亏损。之后,小公司往往采取挪用客户代收货款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一旦资金链断掉,根本没有偿还货款的能力,便选择一走了之。
除此之外,一些物流公司“跑路”还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有关。记者了解到,物流业涉及交通、工商、商务等多个部门,监管中尚存在“九龙治水”现象。工商部门批准注册后,只对工商户营业执照进行备案核查,平时很少进行针对性的执法监督检查,使物流行业基本处于“三不管”和无序状态。
强化监管祛除顽疾
2015年10月24日,集开单、支付、查询、接收功能,整个过程都可在交易平台上完成的首个综合性物流交易平台落户海南。
据了解,此交易平台具有实时跟踪、全程保险、代收货款功能,同时亦可给物流企业提供贷款业务,降低物流企业的成本和风险,标志着海南在规范物流行业秩序上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然而,仅依靠建立第三方物流交易平台还不够。”海南律师李武平认为,杜绝物流公司“唱空城计”乱象,还应当提高准入门槛,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水平,规范物流行业市场。
李武平说,像商务、工商、交通等与物流业相关的政府部门,应综合协调,信息共享,同时建立一个专门的物流监管办公室来牵头负责,应尽快落实海南省商务厅于2012年8月份下发的《海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1—2020)》。这份文件规定,海南省应成立由省政府各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参加的“海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作为全省物流发展组织与协调管理机构,负责研究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重大事项和相关政策,协调解决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的相关规定。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货主也应提高自己的保护意识。随着网上支付功能的普及,货主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选择线上交易的方式支付货款。如果要线下交易,则一定要选择信誉度高、经营时间长、规模较大的物流公司,同时签订相关的合同或者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