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公路设计没考虑运煤 内蒙发改委主任:让煤炭飞

[日期:2011-03-07]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柯勇 [字体: ]

    缓解大堵车要“让煤变电天上飞……”内蒙古发改委主任三层妙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去年,京藏高速公路动辄上百公里的大堵车曾被称为“世界奇观”。

 

  7日下午,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结束后,记者抢到一个提问机会:京藏高速有很长一段在内蒙古境内,请问内蒙古方面怎么看待大堵车的原因?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梁铁城层层解析,并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让煤炭从天上走。”

 

  【解析第一层】“公路设计时压根儿没考虑到运煤问题”

 

  “造成堵车,有管理方面的原因,比如故障处理不及时、监控手段落后等,但这还不是主要的。”他说,“公路建设滞后,才是主要原因。”

 

  他认为,在运煤的大车过多,造成了京藏高速的拥堵。而这条公路在设计时压根儿没考虑到运煤问题。对公路运输量的设计也有缺陷,原设计的是年平均日交通量2.5万至5万辆车,而现在实际日交通量最高峰达到七八万辆,压力几乎增加了一倍,自然显得捉襟见肘。

 

  【解析第二层】落后的能源供给方式造成世界独有的怪象

 

  “这还只是表面问题,深层看,还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能源供给方式落后。”梁铁城代表分析,“为什么我们的拉煤车这么多?我调查过,像中国这样这么长时间、远距离、大规模地用汽车运煤,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

 

  在他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怪象:汽车烧石油,却用来运价值低得多的煤,这是用高级能源换取低级能源。

 

  “这是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能源供给方式决定的。”他说,“"十二五"的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就必须调整思路,节约资源能源。”

 

  他的解决方案是,促进煤电联营,多建坑口电站,运用特高压输电技术,让煤炭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让煤从天上走,就减少了公路上的拉煤车。”套用电影片名,就是“让煤炭飞……”

 

  【解析第三层】不改变电价积弊,就会“电窝在家里,煤堵在路上”

 

  别急,还没完。梁铁城代表的思路继续延伸:电力改革要到位。

 

  “我们的电力改革分两步,第一步叫"厂网分开",第二步叫"竞价上网"。第一步做得很好,电厂、电网早就分开了。可是第二步基本上还没做。”他说。

 

  他又讲了一个怪现象:内蒙古坑口电厂每度电成本约2角钱,通过特高压线路,千里迢迢送往江苏,结果落地电价比当地电价还便宜5分钱。

 

  “大家知道,电价不是用""计算,而是用""计算的。毫厘之差,能够决定一家用电企业的生死存亡。一度电差5分钱,对于用电量大的生产企业来说,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巨大波动。”他认为,“这么大的价差能够存在,说明电价的市场形成机制还远未形成。”

 

  梁铁城代表说,一日不形成市场对发电企业优胜劣汰的制约,坑口电厂就一日发展不起来,就还得用大批汽车运煤。那样,即使公路修得再宽都不够用,“电窝在家里,煤堵在路上”的局面就难以改变。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admi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